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明末大寨主 > 第六百五十二章 黄宗羲授课(下)

第六百五十二章 黄宗羲授课(下)(第4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可当银钱深入天下诸事后,如果能把握住银钱,就能大致把握住一个变化的天下。为此我们需要作很多工作,现在要做到第一步就是……”

楚行说出了让众人抽口凉气的举措。

第一,官府进一步下乡……

这项政策之前在山东施行的非常好,只是后来大乾攻城略地太快,以至于进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到了最后甚至搁置了。

调整大乾的政治构架,以后不再是扶贫局自己折腾了,而是以全县代之。每县按地域和人口密度分划若干个乡镇,散而广之地为乡,密而聚之地为镇。而像扬州府府这样的城市,则分设几个区。

乡镇区只是称呼,并无其他不同,每乡镇区都设立名为“公署”的衙门,经办具体事项。

众人听这头一条就懵了,这就是将官员规模扩大若干倍!

之前还担心那么多官员无法得到安置,现在也

不用担心了。只要你科举成功了,实习期过了,让吏部满意,那么你就可以去当官了。

现在来看,最大的问题是,钱粮怎么来?

钱粮怎么来?

这个问题可不能简单看官员俸禄,历代王朝给地方定了若干编制内官员,由中央财政供养。可那点可怜人力完全不够治理地方政务,都是靠着“杂派”,也就是地方税来解决。

中央对地方有诸多治政要求,以便能实在掌控地方,包括文档籍册,民间事务管制,这都要人来管,但又不解决经费,这实际是中央认可地方要自己收税。

可基于大一统、强干弱枝以及绝不多事等等儒法治政理念,中央也不愿跟地方明确划线,由此可以随时一张纸就将地方税卷走。

如果将这些杂派填实到地方,跟地方财政分割清晰,钱粮问题,自然好解决。

其他人则担忧,会不会压得民人更觉艰难?更有人直接跳脚道,宋时就有冗官之祸,这一策是谁献的?祸国殃民嘛!

楚行摇头感慨,儒法之念深入官心啊。

他止住了沸腾的人声,说出了第二策,官吏一体。

众人都不吱声了,他们一时没想明白其中的利弊。

吏员自然都是想当官的,但楚行这一招,实际等于是取消了吏员的生存空间,要让他们走到前台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