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可诈称八十万的军队(第4 / 5页)
但是,说句实话,在此之前,大家都是抱着看陈先赟笑话的心态在配合的。
毕竟在这之前,即便是以战斗力闻名于天下的第一兵团,也没有能力组织这么庞大一支军队,林林总总将近十万人的队伍,统一指挥下行军有度。
此外,还要将宝贵的骑兵调度出去,统一管理,这对于大乾来说,并不稀奇,但是这么大规模的骑兵调度,还是第一次。
但是,得益于王上一声不吭亲自落在最后压阵,还真就将骑兵调出去了,也真就这么把行军序列给摆出来了。
当然了,这一切也不是没有代价的。
第一次集体行军,几乎忙碌到了傍晚才开始出发。
然后大军折腾到了天黑,才前进了看看十里地,便匆匆的在辅兵们置办好的大营里歇脚。
这一日折腾,与其说是行军,倒不如说是检阅部队!
实际上,也的确如此。
别人不清楚,这一日一直在胡爷大旗下默不吭声的楚行却是早在一开始就醒悟过来——他清楚的意识到,陈先赟不止是要防备骑兵突袭,也不止是要强化自己权威,更多的恐怕要弄清楚各部战力和实际数量。
而巧了,楚行也想知道,于是他派出了刘必显和申济芳,领着军机处的许多文职一起行动,先从同样充斥了许多随军思想教官的主力部队开始,全面点验部队。
实际上,一直到了此时,这位王上,才通过这种方式,借助陈先赟搞出来的统一行军序列,弄清楚这一支复杂大军的具体人数。
没错,这支大乾联军号称十万大军,但是很显然,各部队除了第三兵团之外,良莠不齐,编制不一,不聚集到一起正面数一数,以至于楚行都不知道自己手里有多少部队,而且这些部队具体是什么样子。
而经过刘必显与申济芳等人顶着烈日、近乎一整日的辛苦查验,临到
十里外的那个预定营寨之前,多少是计算除了一个只能说还算差强人意的结果:
其中,苗人凤的部队,经过整编之后,剩下堪堪六千人,毕竟吗,这支部队经过闹饷事件之后,肯定是要经过一番裁汰的,而且大乾的军队,本来也是要求去粗取精的,不可能苗人凤把部队拉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子,这不符合大乾的规矩。
大乾的救民会和情报组织,自然是要深入其中,将那些不符合大乾体系的人,一一踢出队伍。
但是湖广、河南的起义军非常多,即便是踢出了一部分,也有新兵营可以吸纳新兵,可以迅速补充队伍。
但是从行军的部署来看,苗人凤的这支部队,也暴漏了很多问题。
那就是这支部队,靠着苗人凤的私人权威建立,所有人都知道,苗人凤在军中有着无上的权威,而且苗人凤虽然对于大乾的忠诚没有问题,但是在领兵上,却非常严厉,且有着心眼如同针眼大小的外号,所以对军队抓的非常紧。
这也是野生将领一贯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