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扬州(第4 / 5页)
大乾之所以走到今天,而且愈来愈强,靠得从来不是单纯的仁义,还有无情的剿杀。
不仅仅是对敌人,对自己也是这样。
不过这种类似于白色恐怖的政策,并不能持久,所以楚行只能想办法深化改革。
因为一味的治贪,只是治标不治本。
要想大乾想要长远发展,还必须健全他的制度,从根本上防止贪腐。
所以财政预算制度应运而生。
其实在青州府的时候,楚行就想效仿后世,搞类似于财政预算制度类似的东西了。
只不过基本盘太小了,搞财政预算,容易被人耻笑,而且太不灵活。
船小好调头,本来就是他们那个时候的优势。
但如今地盘大了,几乎山东行省全境,南直隶大片区域,已经是非常庞大的地盘了,没有合力的制度明显不利于大乾发展。
当然,即便是楚行再怎么努力,依然无法超越时代的禁锢。
大乾的财政预算制度还是比较原始的,首先会命令户部计算出一年的大概收入,根据这个收入进行统一分配。
而主要花销分为四部分,军费、行政支出、教育支出、王室支出。
其中对于大明来说,最为重要的宗室支出,在大乾来说,反而最为简单,因为王室成员本身就比较少,所以花销不大。
而王室开销,真正大的地方,反而是军机处的办公经费、虎贲军的费用。
没错,内廷的支出,军机处的支出,以及虎贲军的支出,都是王室自己花钱的。
而王室的收入也不仅仅靠大乾的财政拨款,因为实际上,大乾王室还在征战过程中,置办了不少属于王室的产业。
行政费用占比相对比较高,因为从内阁到各部都要花费巨额的费用,细分下来,无非就是工商业发展经费、百官的俸禄等等。
军方的话则是简单了,自然是陆海军的花销。
因为大乾王朝还处于快速扩张当中,收入预算是不稳定而且没有一个定数的,只能是有多少花多少,而支出部分的话,大头则是军费了。
过去的一年里,大乾王朝的诸多收入,包括正常税收、抄家所得,这些收入基本上有八成以上都是被军队最后用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