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兵合一处(第2 / 3页)
作为大乾王国里唯一一个拥有合法或不合法权利征税的机构,税司承担着维持整个大乾王国运转所需的财政压力。
而且让人蛋疼的是,这种财政压力不仅仅是说银子,实际上银子这玩意对于大乾王国的运转而言,并没有直接作用,银子的作用是用来向外界购入战略物资以及给官员,士兵们发放薪饷。
除了银子外,还需要粮食以及各种乱七八糟的物资,其中又以粮食最为重要。
粮食这种大宗物资,说实话是很难通过商人大批量购买的,因为粮食这种东西的单位价值并不高,运输成本极大,而且运输的规模也会非常大,非常容易被明军查获。
相对之下,沈雀这种冒着极大风险和大乾王国交易的商人们,更愿意运输一些容易运输,单价更高,同时利润也更高的货物,比如说硝石、硫磺这些东西,即便是铜铁这些东西也比粮食运输方便,而且利润更高啊。
因为青州府虽然贫瘠,但是粮食还是有的,救民军对粮食的缺口并没有太大,反倒是用以打造军械的铜铁,制造弹药的硝石、硫磺、铅等物资的缺口非常大,基本上都是翻倍价格收购,而且是要多少收多少。
加之粮食这种东西,还能够‘就食于敌’,所以和明军作战一年多来,虽然救民军数次遇上粮食危机,但是都是一一顺利化解,而且都是通过‘就食于敌’这个方法解决的,因此税司这边针对外界商人的收购表里,虽然也有粮食这么不已项,但是收购的价格并不高,只是比外界的普通市价略微高一些而已。
为了再一次解决粮食问题,尤其是军粮问题,楚行给李大虎、楚子斗他们发去的最新旨意里,已经是明确表示,希望前线部队能够自力更生,尽可能的做到就食于敌,别指望后方能够运输多少粮食过去了。
接到楚行的圣旨后,李大虎却是没有太大的意外,他作为救民军的高级将领,而且还是目前军衔最高的将领,非常清楚救民军有着‘就食于敌’的优良传统。
即便是后方有粮食,但是跨越上百里运输过来也是个极大的麻烦事,而且损耗极大。
青州府那边也还有好几千大军,是不可能花费这么大的代价把仅有的粮食运输到莱州府的。
实际上不用楚行的明确指示,前线的第一野战兵
团、第二野战兵团就已经是展开了‘就食于敌’这个方针了。
这一路过来,他们也是缴获了不少明军的粮仓,获得了部分粮食。
同时因为税司的税务纠察大队业务繁忙,一时间还没有把业务扩展到莱州府东部这个新占领地区来,军方也是会很配合的派出部队,陪同税司官员们去已经攻占的莱州府东部各地征收军粮。
征收军粮的名目繁多,除了正规的‘秋税’外,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名义,比如说借粮,直接派兵去某个地主的屯粮的仓库拉走粮食,然后留下一张借条,上述某某年某某日,救民军某某部借走某某人粮食多少斤,某某可持借条前往大乾王国税司拿回粮食。
有时候还会直接找上门去,用刀剑指着那些囤积有大量粮食的地主大户,说是大军困难,希望他们能够发挥拥军爱国精神,捐献部分粮食。
这都算是比较文明的了,如果是对方不配合的话,领队的军官们就会喊上一句:“大胆贼子,竟敢窝藏伪明奸细!”
“给本官搜!”
“什么,竟然还敢反抗,全体都有,瞄准,射击!”
随着一阵啪啪啪响的枪声,最后这些地主们大多都会选择屈服,有的是活着的时候屈服,而有些是死了以后屈服!
不管怎么样,他们最后总是能够拿回来大批军粮的,顺带还会抢回来,不对,是征收一些铜铁金银细软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