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供认不讳(第1 / 2页)
杜平和他的小舅子遇见这个人,纯属无意。那人看上去像是南玉本地人,很低很瘦,脸盘黑黝黝的,不知道是受伤还是生病,在这片荒芜的山地里奄奄一息。杜平发现这人的时候,对方连动都不能动,几乎就剩半口气了。
最开始,杜平没有任何想法,甚至还动过要救这个人的心思。不过他的小舅子阻止了他,从这儿走出老瓦山,就算一刻不停的走,至少要十几个小时才可以走到山地外围,等再从外围跑到最近的医院,又得好长时间,真要是救这个人,不等把他背出去,估计就已经死过了,等于是白费力气。
杜平只能作罢,打消了自己的念头。这个时候,他的小舅子就发现,那个快死的人随身有一个用树枝和草皮编制的扁平形的小篓。这种小篓是南玉这边传袭了上千年的一种器具,编制工艺比较复杂,可以当成褡裢使用。一直到今天,南玉的部分自然村里,还有人编制这样的东西。
在这个篓里,装着一截老崖柏。这是杜平和他小舅子苦苦寻找的东西,杜平的胆子不是特别大,尤其是从一个快死的人身上拿东西,这事他做不来。但杜平的小舅子没有忌讳,他就觉得,这人反正是要死了,东西留在他这儿,不拿也是浪费。两个人争论了一会儿,杜平让步了,他比较惧内,小舅子威胁他,如果他再推三阻四的,那么等回北城以后,就把杜平以前偷偷去洗头房的事情告诉他媳妇。
争论停止以后,杜平的小舅子就跑去拿这个小篓,而小篓的主人虽然快死了,却有自我保护意识,抓着小篓死都不放。杜平的小舅子发狠,最后竟然掰断了对方的两根手指,才把小篓拿到手。
两个人拿了东西,头也不回的就跑了,那个人留在原地,肯定必死无疑。
我也不知道杜平这么说是不是故意的推卸责任,把事情全都堆到他小舅子身上,不过我不在意这个,我只需要他把关键的线索讲清楚。
拿到小篓以后,杜平翻了翻,除了一截崖柏,里面还有部分没吃完的干粮,在小篓的最下面,杜平找出了这个石盘。他不知道石盘从哪儿来的,毕竟在南玉这边呆过一段时间,他觉得,这石盘肯定是件老东西。杜平就把这东西收了,打算出山以后寻找机会,找个懂行的人问一问。
可能就是这个意外耽误了一些时间,他们没能在天黑之前走出老瓦山,只能找地方露宿,摸黑走那种山路是非常危险的,杜平不想冒险。这也不是俩人头一次在山区露宿,也就是凑合凑合,勉强熬过一晚。
当天他们吃晚饭的时候,杜平吃坏了肚子,到了晚上十点多钟,彻底发作,拉肚拉的天昏地暗,最后直接就蹲下起不来了。在解手的地方至少呆了快一个小时,直到把肚子里的东西都拉空,拉无可拉,才晃晃悠悠的站起身。
好汉架不住三泡稀,杜平一下子拉晕了,就想回去躺一会儿。但是等他走到露营地旁边的时候,就觉得不对。
他嗅到了一股血腥味。
在他们露营时就燃起的篝火旁,他看见了自己的小舅子。对方似乎还和一个小时之前一样,盘着腿坐在篝火旁边烤白薯吃,但杜平揉揉眼睛,头一下就更晕了,险些小便失禁。
篝火旁的小舅子,脑袋没了。就剩下无头的身躯,坐的端端正正。
杜平说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当时就吓瘫了,但他仍然保持着一丝清醒。小舅子不可能无缘无故的丢了脑袋,一定有外力因素。如果他现在大呼小叫,或者转身就逃,或许会有危险。
杜平无声无息的趴到原地,强忍着对未知的恐惧,慢慢看着篝火熄灭。从半夜一直趴到天亮,周围再没有什么动静,杜平才壮着胆子起身,摸摸索索的跑过去看了看。
他小舅子的确是没脑袋了,从脖颈上可以看到很明显的刀口。割掉他小舅子脑袋的人,出手快而且准,刀又无比锋利,一刀下去,死者连一声都喊不出,脑袋就搬家了。
杜平在周围找了找,但是找不到他小舅子的脑袋。到了这个时候,他已经魂不守舍了,匆忙就地挖坑,把死者的残躯掩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