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古枯明领众叛阁(第1 / 1页)
风无息此话并非妄猜,实有定据。
天机阁历经数载春秋,天人璇功的初本早已失传于世,如今唯有功法遗刻在天机宫中。
此功对修习者的天赋要求极高,甚至有不少任阁主难以参悟几式,阁主势微之时,须托长老扶持,因而此功从来都是只传阁主与长老,不传外人,连引瞽之人都难见其迹。
天机阁传承至今,经过数次兴盛、倾颓、中兴、复衰……恰似中原大地历代王朝由盛转衰、否极泰来。
距今二十余年前,前任阁主身死命陨,现任阁主继位,其天赋颇优,习至璇功五境,但其心机浅薄,不善打理阁中事务,幸得先阁遗留下来的几位长老辅佐,天机阁才复得以日渐兴盛。方其鼎盛之时,京中便传出了那句“菩提树下根无言,天机阁里晓苍天”。
宋室朝廷初闻此阁,只道是故弄玄虚、名不副实,全没在意,但日久方知此阁广布暗线于民间,情报通达,竟不低于朝中刺探机构。
朝廷伸出双手,欲将天机阁揽入朝政,阁主召集众长老议计,回想起首任阁主得仙人传语,远避汉室,阁乃得立,权衡再三后婉言谢绝。
宋室朝廷经此一事,尽觉颜面扫地,后又得知天机阁之教义竟是“天人同构,天人相通”,阁主更以“天机使”自居,承天之命,似是把自己看做了一国之君,遂以“僭越”“大逆不道”等罪名出兵镇压天机阁,清剿阁员。
天机阁尽得世间风声,早已有所防备,于是先行转移了众多阁员,并施奇计多次重创朝廷官兵。
但一阁安能与一国抗衡?
不久之后,朝廷出动重兵围堵天机阁,经数日不破,终是放火将天机阁焚为了一片废墟,虽然天机阁的余部安全转移到了这地下丈余之地,但自那以后,阁中长老离散,势力渐微,一蹶不振。
此后至今,阁主严令阁员低调行事,勿要轻易显山露水,他本人也专心修炼天人璇功,可惜始终难得突破,郁郁寡欢良久。
正当阁主以为复阁无望之际,近几月来,一位阁员不知从哪里奉上了一柄武器,阁主将其纳下,在那神秘武器的加持之下,竟前所未有地将天人璇功从第六境突破到了第八境,武功修为也是与日俱增。
前些日里,阁主欲仗神器之功闭关修炼,突破天人璇功最后两境,于是托付风无息和古枯明这两个犹在阁中的长老管理阁事。
风无息感念前任阁主之恩,对现任阁主也是忠心耿耿,可那古枯明早生异心,他趁着阁主闭关,不可受扰,于是以“共分神功,共用神器”为条件,私自带领外人入阁,欲顺势除掉阁主和风无息。
为表诚意,古枯明在带领何乾和林染入阁之前,已将天人璇功的第一式授予了二人,林、何二人能足踏江河,仰仗的便是此功之能。而他们二人能和古枯明一样,身由湖中出却不湿衣衫,靠的正是古枯明天人璇功的第三、四境之助。
天人璇功阁中长老皆有所习,长老中风无息天赋卓绝,一人习得前八式,古枯明资质稍差,但也修炼到了第七境。只是二人内力差距破大,故风无息施展出来的璇功远胜于古枯明,他能一眼看出林、何二人修习过璇功,自是不足为奇。
风无息道:“古长老,风某早已看出汝之造反之心,只是阁主不在,你我又同为长老,风某实是不欲与汝为敌。可你今日宣明叛反,我只能暂将你拿下,待阁主出关再等发落了。另外两位客人,若此刻离去,恕风某不能相送,但若要留下来助古长老祸乱我阁,那就莫怪风某无礼了!”
何乾、林染闻此,脸色一变,他们方才与风无息交过手,已知此人武功超凡,单凭一啸便将他们震得心境大乱,此刻不禁有些动摇。
古枯明向来恼于风无息目中无人,高傲自大,见势,高声道:“何真君,林仙君,莫要惧了风老头,他武功虽高,但岂能敌过我们众人合力?既已至此,哪有退缩之理,只须杀了风老头,神功和神器便都是我们的了!”
此言甫毕,湖水中悄无声息地射出几枚纤细的银针,径往风无息身后飞去,银针入体,风无息岿然不动。
而后,却见湖水中再次飞出来三人,三人行装各异,皆手持兵刃,面目凶狠。
三人亦是古枯明的帮手,众人见此,精神一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