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小说 >纵剑醉逍遥 > 第219章 天人璇功通百骸

第219章 天人璇功通百骸(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长啸不过数息方止,但经此一击,胖老者自是不禁汗颜,他收卷衣袖,一足凌空,踏于崖壁之上,说不出话来。

另外两人运转功法,抬起手中武器抵住浪潮,这才艰难地稳住身形。

“三位还要斗么?”风无息复闭唇齿,沉声依旧。

胖老者拂去身上水滴,惊道:“以口为托,传音彻骨,风兄这一招‘啸震云天’,果然厉害非凡。”

这“啸震云天”,正是他们几人方才所说到的“天人璇功”中的第八式——“口之境”。

这“天人璇功”,正是天机阁世代相传的独门功法,此功不仅超群绝伦,更是奇异得很。

相传此功初由天机仙人拟定,此中包含助人修仙之道,仙人不忍众生愚昧,遂降下机缘,赐予天机阁主。

历代阁主勘考儒道之说,不断加以完善,至三百年前渐成体系,终得大成。

此功的原名无从得知,或已失传多年,现名曰“天人璇功”,取的正是《黄帝内经》中的“天人合一,形神共俱”。只是天机阁将其转换为“天人同构,天人相通”的说法,并将之定为此功的教义。

这所谓的“天人相通”,正是天机阁立阁之道。

立阁伊始,首任阁主便宣称领受“天语”,以“天机使”自居,称自己是能与上天对话之人,故历代阁主初登主位之时,也宣称自己是顺“天机使”之位,承“天机使”之能。

而那“天人同构”,才是“天人璇功”真正的奥义。

《黄帝内经》九卷有载:“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此中之道,在于将人体形态结构与天地万物一一对应。而那“天人璇功”,正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天人璇功”取人体的四肢百骸之十:足、手、胸、背、眼、耳、鼻、口、头、心,分化出十种武学,纳入璇功体系。

璇功之妙深奥无比,十式功法虽各有千秋,但境界之间的差距可谓是判若天渊。

且此功越往后修炼越难,修炼到后面数十年难进一境、甚至筋脉寸断、走火入魔亦是常有之事,而天赋低微者,穷尽一生可能也无法参悟到最浅的第一境。

天机阁历经千百余年,阁员何等之众,但能将此功修练到第五境——“眼之境”的人物都已是屈指可数,谈何其后几境?

与江湖上其他武功一样,内力越深厚者越能将璇功之式发挥到极致。但天机阁无心武林,少涉江湖之事,是故此功虽然玄而又玄,江湖上却是罕有人知。

风无息方才所使的,正是天人璇功第八式——啸震云天,他的内力高深莫测,功法也日臻成熟,故一啸有如此威能倒也不足为奇。

前番风无息对战三人,拳掌生风,变化莫测,足踏幽湖,如履平地,依的正是天人璇功第一式“足踏坤仪”和第二式“千手寻幽”。而他唇齿不启却能发声,眼眸不睁却能视物,盖亦归于此功之能。

天机阁内部阶层分明,阁主为阁之首座,掌管阁中大权,下系几大长老,分行阁事,再下则是引瞽之人。

风无息早于上一任阁主在时,便已受任阁中大长老之位,而那名为“古枯明”的肥胖老者,正是天机阁三长老。

风无息不启唇齿,沉声传响:“古枯明,汝身为阁中长老,为何擅自带领他人入阁?”

古枯明听得质问,不慌反笑:“引瞽之人尚可引有缘人入阁,我身为长老难道不可代行此责?我这两位朋友天赋卓绝,武功超凡,在江湖上也是享有盛誉。他们皆欲探天道,有心归入天机阁,风兄趁阁主闭关、长老离散,加以相拦,却是何故?”

古枯明此话可谓是恶人先告状,他年岁颇老,身材肥硕,脸皮竟也甚老甚厚,说出此话,非但毫不害臊,反而还理直气壮。

古枯明所带的这两位朋友,正是那两个中年男女,男的姓何名乾,号“诛邪真君”,女的姓林名染,号“羽鹊仙君”。

他们二人的武功其实平平无奇,在中原武林也是名不见经传,最多在北方的一些州府中有点名气,却冠以“真君”“仙君”的称号,足见其心气之高傲。

“尚未入阁便已授予本阁功法,古长老此举与泄露天机何异?天机不可泄露,古长老是知道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