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赵佶的紧张(第1 / 3页)
赵佶后悔莫及,看来自己听信谗言误会了武松。
武松他可是大宋贤良啊!怎么可能跟梁山贼寇扯在一块?
蔡京一双大眼瞪视着李邦彦,那副样子,就快要将李邦彦给吞了。
今天要是他们在镇国公府上找不到梁山贼寇,那么蔡京就要丢脸到家了。
李邦彦一脸尴尬,他赶紧朝着范闲叫嚷起来:“范闲!在陛下的面前,你可要瞧仔细说清楚了,当初你的确是看到梁山贼寇进入到镇国公府对不对?”
“回禀陛下,太师,我不曾见到梁山贼人进入到镇国公府。”范闲拱手说。
“范闲,你……”李邦彦气的整个人就要晕过去。
“哼!你们差点让朕冤枉一忠臣!”赵佶一摆袖口,气的吹胡子瞪眼。
武松叹了一口气,故意道:“想我武松我大宋江山社稷尽心竭力,不求陛下如何看待于我,如今却没想到遭到他人诬陷诽谤,看来这做忠臣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陛下,是我武松不适合官场之道,所以武松斗胆请陛下允许我辞官,然后回乡去做点小生意。至于国策施行一事,陛下交给太师和左丞大人便可。”
武松朝着赵佶请求。
赵佶听说武松要请辞,他脸色一下子拉胯,于是他立刻便搀起了武松。
“唉,镇国公,千错万错,都是朕的错,朕不应该耳根子软,听从别人所言。你是我大宋状元,又是朝廷一品大员,如若没了你,那么谁能够来颁布施行新国法呢?”
赵佶双眼布满泪水,毕竟武松可是他唯一看重的人才。
所以他才会力排众议,将武松这位状元封为朝廷一品镇国公。
如今武松要是辞官离去,那么谁能取代武松去施行新国法?
“陛下无需多说,我辞官的决心,就好像是那射在靶上的箭,一去不复返,陛下另寻良才吧!”
武松拱手再三请求。
赵佶知道,现在怎么阻拦武松都是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