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治国?必须先改革(第3 / 3页)
赵佶本来寻思着随便搪塞一下,可武颂既然都说了,他也没办法。
而且众怒难犯。
“咳咳……那什么,武颂,既然你也觉得太师和诸位大人建议是对的,正好把你的治国安邦之策说来,你日后作为我宋朝臣子,必定有辅朕治国安邦之策才是。”赵佶道。
“是,陛下。”
“且说如何治理民生。”
武颂领命。
“治理民生,只需减少百姓的税赋负担,就可以消除起义造反之辈。也可以稳定国内局势,避免内部消耗国力。”
“继而就是整顿吏治,我大宋任何政策施行都必须需要官员来做,如若没有一支精明能干的官员臣子,那么陛下施行的任何政策都是一纸空文。首先第一步,就是改革科举制度,武颂认为,科举选拔出新鲜血液,但要明确官员的考核制度,禁止官员收取贿赂,严格打掉这一点。”
“士族之后,也要凭借真才实学才能进入其中。而不是滥竽充数之辈,我们要严格整治一下不合格的官员,提拔合格的官员,明确每一位官员大臣的指责,这样才会澄清科举考试,净化官场,才可以得到老百姓的支持。”
武颂的声音回荡在金銮殿中。
蔡京等人面色慌乱,那赵括更是慌的一逼。
他赵括就是滥竽充数之辈,蔡京收了他父亲赵元成那么多宝贝,泄题给他,他才成探花。
而对于官员整治,这一点最为重要,想这苏轼苏澈虽是大学士,但对于殿试,他们不敢干涉。
因为这些个奸臣,自然要百般阻拦,甚至谋害于他们。
赵佶点了点头:“武颂啊,看来你经历这次科举考试,也是看出了大宋律法弊端。这都是朕的过错啊!”
赵佶自责。
武颂岂不是明白人,他怎么可能说是赵佶的错,自己状元还当不当了?
“陛下无错,这科举弊端,自宋太祖以来,就一直存在。改革迫在眉睫。”
“哼!”
此时那梁师成不舒服了。
“武颂,你的意思是我大宋历代皇帝至今,都是傻瓜吗?!你未免太狂妄至极!”
武颂一看梁师成,然后皱眉起来:“这位大人,我可没说,是你自己说的,你对我大宋历代君王不尊,还当着陛下和百官的面!该当何罪!我看你是有谋逆之嫌!”
“啊!?”
梁师成立刻朝着赵佶跪下。
“陛下,臣、臣没有对历代郡王的不敬,也无任何谋逆之意,请陛下饶了臣一命!”梁师成不停磕头求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