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为了真相,必须活下来 > 第十四章帝王陵墓之谜

第十四章帝王陵墓之谜(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夜里我们月睡得很香,第二天早晨,又煮了一大锅酸角糖水茶,这是黛诺的拿手活,喝了后很能提神,可以说我们又恢复到了往日的状态。我让大家好好整理一下卫生,并请国栋用他那锋利的匕首给我们理发刮胡子。当我刮完脸后拿起上衣要穿时,不料被河边的小树枝挂住,手一滑,掉在了地上,一只大蜘蛛爬了上去,毛茸茸的,紫黑色。绒毛很长,尖上好象有一个金色的小球,个子很大。当我正要用手把它打开时,朵嘎飞快赶来一脚便把它给踩死了说:

“这是毒蜘蛛,它能毒死一头大象,人只要被它咬一口,一分钟内便会死去。”

这到真让我吓了一跳,便提醒大家注意防避毒蛇毒虫,一律要集体行动。然后便带领着大家顺流而下继续向西南方走去。看着缓缓向前流去的河水,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在几千年或几万年前,这里曾是水草繁茂丰腴沃土的地方,倾刻间变成了荒凉不毛之地。我不相信这里没有人类居住过,可这明显的证明在哪儿呢?

可当我们顺着河床拐向南时,这人类明显居住过的证明出现了,就在河流右岸的岩石上,延绵几十米的大型岩画出现了。壁画全绘在受水侵蚀而形成的岩壁上,五颜六色、色彩雅致、浓淡调和,刻画出了远古人类生活的情景。在壁画中,还刻有象形文字,说明当时的文化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壁画的表现形式或手法相当复杂,内容丰富多彩。

从笔画来看,较为粗犷朴实,所用颜料是用不同的岩石和泥土,如红色是氧化铁、白色是高岭土、绿色或蓝色的页岩等。是把岩石碾成粉末,加水调和后作颜料绘制而成的。由于颜料水分充分地渗透到岩壁内,与岩壁长久接触引起了化学性变化,溶为一体,因而使画面的鲜明度能够保持很长时间。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里,经过风吹日晒,至今仍就鲜艳夺目实为一种奇特的现象。与神秘洞窟的岩画相比,这里的壁画,似乎在文明程度上有了很大的进化。

在壁画中有很多人是雄壮的武士,表现出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威武神态,他们有的手持长矛、圆盾、乘坐在战车上迅猛飞驰,表现了出征时的场面;有的手持弓箭,表现了狩猎场面;还有重叠的女像,嘻笑欢闹的场面;

在壁画人像中,有身缠膘布包裹头巾者,有些人不带武器,像在敲击乐器的样子;还有此似在呈献物状,像欢迎天神降临的样子,是祭神的象征性写照;还有些人像作翩翩起舞的姿态。从画面上看,舞蹈、狩猎、祭祀、和宗教信仰,是当时人们生活和风俗习惯的重要内容。很可能当时人们喜欢在战斗、狩猎、舞蹈和祭祀前后作画于岩壁上,借此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或鼓舞情绪。

壁画群中的动形象颇多,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动物受惊后四蹄腾空、势若飞行、到处狂奔的紧张场面,栩栩如生,创作技艺非常卓越,可以与当今时代任何国家的壁画相媲美。从这些壁画中,可以准确地推想出,古代这里的自然风貌,绝不像现在这样枯癖辽草。如一些壁画上,画有人划着独木舟捕猎水中的鱼类,说明这里有过江诃湖泊。值得一提的是,壁画上的动物出现,在时间上有先有后,从古老的水牛,到驼鸟、长颈鹿、再到羚羊、大象、狮虎、演示了从草原到土林,再到沙漠的气候干旱过程……

是谁在什么年代,创造出这些硕大无比,气势磅膊的壁画群,他们绘制的目的又是什么?这只能是个谜了……

忽然,正看得津津有味的志朋,不要命地朝前奔去,嘴里不停地喊着:

“别看!别看!当心误入时间遂道……”

而这时我才发现一幅壁画中,画中人都戴有圆形奇特的头盔,其外形很像现代宇航员的头盔,而这幅画的形式和构图,几乎与古堡中的那幅让志朋失踪的画一样。难怪志朋这么紧张起来,可我也一样奇怪,古堡离这里十几天的路程,两地毫无联系的渊源,那么这幅画意和古堡中的一幅石雕竟如此一致,如出至一人所为。同时画中的人头上为什么要罩个圆圆的头盔,又为什么穿着那么厚重笨拙的服饰。在这地区这样炎热的气候里,没有道理这样做呀!想到志朋就在这幅画前失踪的事,我赶快摧足大家快走,别招惹来更大的麻烦。

越是不想招惹麻烦,麻烦偏偏找上了我们。就在我们走过壁画群后不久,一堵巨大的断崖档住了我们的去路,上是悬崖绝壁,下是湍急的河水,“二指”宽的路,到这里便断了头……

大家一排地坐在只有一尺宽的小道上,处境十分危险,只要稍不留神,就会掉下几丈高的悬崖跌进河里。而向上看全是光秃秃的绝壁,连手抓的地方都没有。难道说我们又误入岐途了,难道说我们又得走回头路了。但我们仔细观察过两岸,几乎没有什么地方能走出这个峡谷,而唯一能走人的只有现在我们走的这条道。既然没有人走,这道何来,会不会因为地震改变或掩盖堵断了道路,或许找一找能找到前去的道路,于是我对走在前的朵嘎国栋说:

“你们俩仔细找一找有没有隐蔽的小道。”

时志朋问:

“队长,打不打开其实,不说他们也会去做的,谁也不愿意再走回头路,那真比上吊还难受。国栋在朵嘎身上拴了根绳子,另一头拴在自己身上,把朵嘎慢慢放了下去。朵嘎用匕首一点点朝下挖出了一个个能落脚的凹槽,想不到的是,在他的脚下,确实隐藏着一条通向悬岩下处的阶梯。他惊呼地喊道:

“队长,这下面有阶梯!”

当他顺着被山草野藤掩盖着的阶梯走到底时,阶梯尽头处竟是一个陷进崖石里的大洞。他兴奋极了,便动手清理出一条通向洞口的小道,当我们小心翼翼地爬到洞口时,几只夜鸟忽然飞出洞来,发出阴森恐怖地吼叫,我们惊奇地看到,就在这悬崖的岩石上,竟隐藏着一个足以容纳上百人的大洞。洞的顶部是一块巨大的玄武岩,像鹰嘴一样盖住了洞口,洞成偏弧形促有几丈高,地下满是碎石或沙土,很像有人在这里施工凿石,正干着一个浩大的工程。

而我并没有多大求索探古的兴趣,因为我必竟不是个考古学者,而是个逃亡者,我要找的是走出去的路,如果这条道的尽头就是这个洞的话,那我们可算走到头了。我让大家分头四处找出口,但都失望了。

无奈之下,只好先解决肚子问题。升火做饭,于是大家从洞口处找来一些一干草升起了火,而我一屁股坐在碎石上丧气地想着:“这些人类的老祖宗难道吃多了撑的慌,跑到这里来开山凿石玩游戏……”不!不对,古人是最珍惜他们的生命和劳动的,因为他们的平均寿命只能在三十到四十年之间。决不可能在这里耗废时光,这里一定有秘密,能揭开这神秘的盖子,就能找到出去的路……

“你们能不能找点干点的草,这蒿子烧不着,尽冒烟秋

人。”我一看,是黛诺被烟熏得直擦眼泪往后躲,不由得笑了……

突然,我发现这烟冒的方向不对头,无风的情况下,烟应向上直

冒,而这时的烟却飘向洞外,说明洞里有空气对流,这洞里面一

定还有出口。忙说:

“你们看!这烟飘的方向意味着什么?”

“这洞里有洞,空气才能对流。嗨!我怎么没想到用这法子

呢。松井队长,你真行!”志朋开玩笑地说

“留下黛诺做饭,其他人快找,挖地三尺也要把洞口找出来!

找不出来死啦死啦地。”

这道并非全是玩笑,我们的情况确实如此。果然,我们发现

有一堵墙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因为它中央部份的颜色和边上的不同,仿佛是一个封闭了的入口处,但它的下面堆着很多碎石渣土。

吃完饭后,我们五人用了半天才把碎石渣土清除干净,这时我们在石壁上看到了一幅浮雕图,上面刻着一头牛,和一串被俘的人,还有牛角桩及日月星辰等。但始终找不到门,志朋又点起火把顺着洞壁走,终于发现了用石块砌堵的洞口。当我们清除完石块后,出砚了一条填满建筑材料碎渣的通道。接着又发现了第二个入口,这是一个隧道入口,由一大块岩石凿通而成,很快我们便撤除了堵阻的石头,钻进了这神秘莫测的地下世界。

进洞后是一段狭长的通道,伸手不见五指,全凭手中的火把引路。接着隧道垂直而下,当我们用火把照亮这竖洞时,五米深的洞底,地上盘着一条四米多长的大蟒蛇,把我们吓出一身冷汗,令人不解的是这洞里怎么会钻进条大蟒来呢,会不会是有人故意放在这里的。朵嘎举枪打死了它后,我们坠着绳霸索下到洞底,这时我们又被吓了一跳,地上有两具被大蟒咬死的人的骨骸,在骨骸下有一块一米多长了石板。当我们合力掀开石板,下面露出了一条在石头上凿出的阶梯。下了阶梯拐过一个直角,又是时宽时窄的隧道,所有的洞壁郁很光滑,洞底也很平坦,可见设计隧道的人非常严谨。很多地方都是一夫挡关万夫难入,而且很多地方涂了一种会发光的颜料,来人很容易被发现,这隧道并非是天然形成的。

当我们走到隧道尽头时,一道雕凿精美的大门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图案跟我们进来时看到的一样,只是多了两根门柱。门柱雕刻有左日右月及排列规则的各种几何图形。我们几人上前推了一阵,可谓真是浮游憾大树了。志朋突然想起在古堡时,一屁股坐开了进入古堡的秘道。便在门柱四周寻找机关暗道……大家东摸摸西敲敲,就是没法找到机关。气得国栋大骂起来:

“他奶奶的,这主人真他妈不是人,老子拳头都敲碎了也不来开门,真太不礼貌了,不欢迎也该出来说一声呀。”志朋

也凑趣说:

“和尚,你化缘是不是摸错了庙门,摸到别人祖坟里来讨饭了,他睡了几千年,能爬起来给你开门吗?”我忙说:

“志朋,你说什么?你认为这里是墓地?”

“八九不离十,可能是哪位帝王土司的陵墓,你们在哪里见

过这么讲排场的大门,地下城里有过这样的门吗?”国栋一听泄

了气。骂起来:

“你个死呆瓜,闭上你的臭嘴,老子才二十多岁离死还远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