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为了真相,必须活下来 > 第十一章密林中的古堡

第十一章密林中的古堡(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一次,西边来的红毛鬼和北边的掸族,南边的黄衣族,同时向“孛”发起攻击,这是一次很大很大的战争。双方都死了不少人,最后“孛”失败了。便带着自已的人退进了森林,当他们的敌人追到森林里时,突然大雾迷谩,森林里涌出无数的莽蛇,从此再也看不到他们的影踪……

“完啦?”国栋问道。

“完了。”

“呆瓜听到了吗,这才符合逻辑,也是个优美激荡人心的佐证。”志朋却说:

“朵嘎的故事有些浪漫,但不足以说明这里人失踪的直接原因就是战争,那为什么打胜了的红毛鬼,还有掸族黄衣族不在他们已占领的地方住下去呢?还有那些逃入森林及追赶他们的人又到哪儿去了?”

“这有什么不可解释的,打赢了的人跟你一样是懒汉,他们才不想干劳动,把全城的东西抢了个精光,跑回家享福去了。打败了的跑进森林另找出路去了,你要不信,也可以去找他们问个明白呀!”我看他们争个不休,不知不觉已来道了城中心的王宫寺庙处忙说:

“我看你们也不必争了,进宫去看看不就明白了。”

当我们举目四看时一座座金壁辉煌精美壮观的组群建筑,令人惊讶砸舌地展示在我们的眼前,好象这不是人所能做到的奇迹。犹如一群浑然一天体的东西,漂荡在绿海之间。说它是天神之王或是外星人的杰作,谁都不会怀疑。因为这座为国王设计的宫殿、寺庙,堪称得起是世界古典建筑艺术的最高峰。

祭坛由三层长方形有回廊环绕须弥台组成,一层比一层高,象征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须弥山寺庙外围环绕一道护城河,象征环绕须弥山的大海。

绿洲有一道寺庙围墙环绕。绿洲正中的建筑是寺庙须弥山金字坛。寺庙坐东朝西,一道由正西往正东的长堤,横穿护城河,直通寺庙围墙西大门。过西大门,又一条较长的道路,穿过翠绿的草地,直达寺庙的东大门。在金字塔式的寺庙的最高层,可见矗立着五座宝塔,如骰子五点梅花,其中四个宝塔较小,排四隅,一个大宝塔巍然矗立正中,与印度金刚宝座式塔布局相似,但五塔的间距宽阔,宝塔与宝塔之间连接游廊,此外,须弥山金刚坛的每一层都有精美雕刻回廊环绕。

长方形中间树立三座塔门。正中的一座塔门,是寺庙的山门,它和左右两塔门,有二重檐双排石柱画廊连通。画廊外石柱顶部的天花板,装饰着莲花和玫瑰花图案。各塔门都有纵通道、横通道,交叉成十字形,纵通道以出入寺院,横通道以游览画廊。此三座塔门的纵通道特别宽阔,可容大象通过。三座塔门的顶部塔冠,虽已残缺不全,但正中的一座,恰好比左右两座高些,仍然像一个山字形,南塔门之下供奉一尊金色雕像,也许就是他们的国王“山”,另一座便是蛇女柳叶由顶层神庵请来此地守护。画廊内侧是石壁,间以葫芦棂窗。画廊壁朝西的一面饰以舞女浮雕;画廊壁朝东的一面,装饰着跳舞或骑兽武士和飞天女神。门南的一尊飞天女神浮雕,是寺庙内独一无二露齿微笑的飞天女神。

由围墙包围的是金壁辉煌的王宫,王宫前是一条宽阔平坦的御前大道,大道两侧便是座座石屋的古城,可惜满地被森林覆盖。只遗留下一些街道的轮廓,路面用砂岩石片铺砌;石路左右两边排列著七头眼镜蛇保护神。路南、北各有一座名为藏经阁的建筑物,其每个基点上都有出入口。往东,路北,在藏经阁和寺庙之间,有一片荷塘,绽放各色荷花;路南对称位置的水塘,则是清水一泓。路段尽头是一条通寺庙山门的十字王台,王台左右有狮子守护。王台尽头是寺的中心建筑群。它基本是由大、中、小三个以长方形回廊为周边的须弥座,依外大内小、下大上小的次序堆叠而成的三个围囿,中心矗立五座宝塔为顶点,象征须弥山。各回廊的每个基点上建立廊门,上中两层的回廊,四隅设置塔门,每层塔门有四座宝塔,中央宝塔形成五点梅花图案。回廊的内侧既是寺的墙壁,也是艺术走廊、外墙、兼巨型画廊。回廊的外侧,有两排并列的方石柱,其中一排支撑画廊拱顶,另一排支撑半拱顶边廊。回廊的二重檐拱顶,覆盖陶瓦,保护画廊壁上的石雕,不受日晒雨淋。画廊的石壁,排列雕工精细的八幅巨型浮雕。每幅浮雕高约二米余,长近百米,全长达七百余米,绕寺一周。浮雕描绘印度两篇著名梵文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中的故事和一些王朝的历史。从西北壁角按反时钟方向,西画廊展示罗摩衍那,中阿逾陀国王子罗摩击败罗刹魔王罗波那的场面,和摩诃婆罗多,中佧拉婆族和班度族战争的故事。

南画廊有几幅浮雕,其中一幅描绘“山”头戴王冠,在宝座上赤足盘腿而坐,左手向左指,后手靠着宝座扶手,左右侍从各二,手执长扇,为王扇风,身后还有宫女,手持巨型蜡烛,白日点燃。接下去是神话中32层地狱和37重天堂。

进入第一层回廊西门,踏入一个名为“千佛阁”的田字阁,四周环绕回廊。田字阁被中央的十字游廊间隔为四个院落,其地面比十字游廊和回廊低约一米,为水池,清澈见底,居然还有一些叫不出名的鱼类或水生植物。田字阁的南北廊,宽约3米,外侧封闭,内侧立双排方柱,石柱上雕刻着立体形状的大象和飞鸟。

几世纪来,朝拜者曾在阁内留下许多佛像。阁内还有不少颂扬朝拜者善行的铭文,但谁也看不懂这些七拐八弯的曲形文字。田字画阁之外的院子,四周也有长方形回廊。回廊没有石柱,也没有偏廊,两壁分布竖立的葫芦形态的棂窗,间隔以天神浮雕分开。

寺庙有三层台基,最内和最高层的台基成正方形,形如金字塔,但由两段叠成,巍然拔地而起,高约十几米。比一、二层台基高出一倍。台基四周有十二道台阶,东南西北每边各三道,十二道台阶都十分陡峭,必须手脚并用,匍匐攀登,象征登天之艰辛。

田字廊的拱顶和半拱顶上铺石瓦。画廊顶部的天花板刻狮头蛇像,画廊和神龛入口有布满雕饰的门楣和三角墙。回廊东南西北四边的正中各有廊门,每廊门有台阶下通第二层;回廊四隅的塔门,各有二道台阶下通第二层。

浮雕却极为精致且富有真实感。在回廊的内壁及廊柱、石墙、基石、窗楣、栏干之上,都有浮雕。义思也有战争、皇家出行、烹饪、工艺、农业活动等世俗情景,装饰图案则以动植物为主题,了这些浮雕手法娴熟,场面复杂,人物姿态生动,形象逼真,且已采用重叠的层次来显示深远的空间,堪称世界艺术史中的杰作。

从里边向外望,赫然发现,墙上有许多婀娜多姿的人像浮雕,象征仙女下凡。以千年前的雕刻技术来说,竟然能把仙女刻画得如此活灵活现,真让人难以想向难以理解。少而且每一尊的表情、面貌、衣着完全不同,真可说是鬼斧神工之作。这一群美丽仙女在水波中手足舞蹈,其形象神态,足可与达芬奇所绘的蒙娜丽莎相比美,看似由浪花所变成的。宏伟的寺庙正因为有了这群俏丽的仙女环绕,而整个地鲜活了起来。

除了墙外的仙女引人侧目,走在神庙里,处处可见精美细腻的刻画,有时是在柱子上,有时是在墙角上。有凸出的、也有凹入的,甚至是两者交替的作品也都不难发现。就连走廊上的窗子,也是以小石柱作栅栏,当阳光透过窗子洒入长廊,更融合出一种人文与自然交错的美感。

我想朵嘎讲的故事是有一定的依据,国王“山”自称为神后,便奉行了一条政教合一的世界观而建。狂称世界的中心是一座位于大海之中的高山。这座高山就叫须弥山,是众神仙居住的地方。须弥山周遭有四岳,日与月在山腰间运行。须弥山的周围是四大洲,这便是主殿五座宝塔的设计蓝图了。此外,高山也被七重山、七重海一层层地围绕。最外层的山是铁早山,是世界的边缘。这里指的便是环绕着主殿而建的重重回廊和护城河了。言下之意他就是世界的中心,也许这正是他的继承者最后逃入森林的主要原因……

当我们大致看完了这些荒废被抛弃的宫殿和寺庙后,我们除了赞美创造这座神奇城市的人外,再就是他们超凡的聪明智慧及不可想向的创造力。我还想到的是,这里并没有传说中的遍地黄金,可它却有着比黄金还要珍贵千万倍的宝库。它所留给人类的财富将是永恒或不可消失的,就是最美最大的钻石在它的面前也会暗然失色或一钱不值。我真为那些弃尸于死亡谷的贪婪冒险者,感到可怜或冤屈,我也深信他们如果活着,在看到这里做的一切后,将不再认为黄金是最大的追求……

当我们顺着长廊往外走时,尽头处一幅奇特的古怪石刻浮雕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巨大整块的石板上刻绘的图画,既没有仙女也没有怪兽,也不像是一幅艺术作品。却既神奇又夸张,一个人像驾驶摩托车似的双手握着某种舵向的把子。不象是描绘古代神话故事,也不像是艺术的点缀,分明是一幅宇航员控制飞船舵向的操作图。尽管在雕刻时把排气管道,弯曲变形成一种装饰性的花边,但各种仪表环状物和螺旋状物,都顺形就势,进行了艺术化地处理,使各种操纵杆、脚踏板、天线、软管、都被生动地刻化出来,与现代的航天运载工具并无二致。

浪漫而又可信的解释大概只有一种,在遥远的古代,在这片热带丛林里,来过一批来自外星球的智能生命,并访问过这个国家,并教会了他们很多科学技术和各种知识,为了记住他们或别的汁么才刻制了这幅图案。我想,志朋一定会作出什么高论,便喊起来:

“志朋,谈谈你的高见?……”没听到回音,我朝左右看了看,只见朵嘎和国栋,我又问:

“志朋呢?”二人回答:

“刚刚还这儿呢,会不会去放水(解手)了。”我们分头寻找起来,

依然没有找到一点他所留下的痕迹……糟了!可怕的事还是发生了!

杨志朋莫名奇妙的失踪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