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为了真相,必须活下来 > 第七章神秘的司岗里

第七章神秘的司岗里(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出现了一个宽约五十米、高约三十米的大殿。殿内有石笋、石柱,千姿百态,有似小猴嬉戏、狮子蹲坐、老虎觅食等;神田厅从低到高层层叠叠,极富韵律。再往里去,是充满神奇色彩的佛像殿,殿门中有一座石笋,很象一位佛像坐的莲花宝坐上。走入殿中,石柱有的像阿佤少女,有的象巨型灵芝,也有的像弥勒端坐,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地上石球、石花晶莹碧透,令人难以置信;而在殿旁一边是一处塔林洞,众多的石笋上小下大,形若一座座佛塔,石花遍布,洁白晶莹,令人留恋往返。朵嘎兴奋地说:

“这是塔林!就是神龙王子的休息的地方,左洞有条地下河,是他嬉水玩耍的地方,因为调皮,他总爱捡各式各样的石头到这里,慢慢的,这石头就堆积成这样,形成了一座美丽的石头花园。”志朋笑起来说:

“朵嘎兄弟,你怎么也相信起神仙来了,世上可没有救世祖呀!”国栋却不满地说:

“怎么不可信,国际歌里唱的是“也不靠神仙和皇帝”。并没有说没有神仙呀。”

“你这是犟嘴,胡搅蛮缠!”

“我犟嘴!那好。请你解释一下,这十九根石柱是怎么搬到这理来的,又是怎么加工成的?”

我们的目光一下全注意到园形的石柱上来,宽大的洞中竖立着十九根大石柱。上下一致,非常光滑,看得出是经过加工制成的。每根石柱高约8—15米,粗约1.6米。全用整块的巨石做成,重约二十吨,围成一圈。正中一颗石柱高约20米,顶天立地,似乎支撑着巨大的洞顶。石柱上刻有花纹图案,究竟代表什么,谁也不知道。这样大的石柱,就是用现代化地科学技术也决不可能做到,更何况他们又是怎样把它运到这里来的。这真太不可思意了……志朋似乎又想用他那尚待科学解释的谜时,朵嘎却说:

“我听阿爷讲过这个洞,叫“藏龙洞”是我们祖先在的地方,也许就是“司岗里”。我们佤族都认为崖壁的后面住着仙人。仙人出来,人们就能在崖壁上看到他们的形象;仙人回去了“休息”,崖壁上就看不见了。仙人可以赐福于人,故每逢过年,附近村寨人民要去祭祀;此外遇有生病及失物,也要来求仙人“帮助”。我们佤族如果丢失了牛或其他东西,就到这里求仙人指引寻找方法。另外,佤族传说崖壁后面藏有宝物,崖画是“宝物”显灵所致。”国栋插话道:

“那你们来这里找过宝吗?”

“没有,这是老辈们传说的,这藏龙洞究意在什么地方谁也不知道!老辈们说,崖壁上有一道石门,过去,佤族祖先的生产生活方式非常落后,他们仅以采集野果,狩猎来维持生活,日子过得很苦。一位名叫艾惹的男孩就决定去寻找可以让我们致富的方法,他踏遍了千山万水,走过一年又一年的春夏秋冬。一天,他来到了一座石崖下,走着走着,突然听到有人在召唤他,声音由远而近,他抬头一看,石崖忽然敞开一道石门,与此同时,他被一股神量牵了进去。

石门里还有一道门,门口站着两位如花似玉的年轻姑娘,她俩用那动人可爱的笑脸迎接男孩进门。进门后,男孩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院子里长满了奇花异草,还发出闪亮耀眼的光,他觉得身临世外桃源。他随同两位姑娘进入客厅,客厅四面金壁辉煌,厅里坐着一对老年男女,艾惹知道他们是两位姑娘的父母。便向两位老人鞠躬敬礼。两位老人看见家里来客,便同时站起来迎接,请他坐在银制的靠椅上。两位姑娘一位忙着倒茶,一位忙着拿烟酒瓜果,一同摆在男孩的面前。随后,姑娘的父亲开始说话了。老人用亲切的语气对男孩说:

“小伙子,我是达召崩布热,我们全家四口人在这里等了你整整三年,今天你终于来了,我们全家都很高兴。说实在话,我家什么都有,惟独没有儿子,今天请你来,就是想招你来做我的上门女婿。”接着,达召崩布热指了指他的俩个女儿。接着说:

“这是我的大女儿叶嘎,今年18岁;那是我的小女依不勒,今年16岁有余。我的这两个女儿,都很不错,你喜欢谁任你挑选,我们决不包办,我给你一段时间考虑后再作出决定。”

达召崩布热转身从座位上拿了一本厚厚的书,又接着说道:“这是我家最珍贵的传家宝,这本书内容博大精深,里面什

么都有。它不但能使你识字、懂文化,还将教会你如何种植庄稼、饲养牲畜、狩猎、建盖房屋等等。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如果你愿意做我的女婿,它就归你了。”

听了达召崩布热的一番真心话,艾惹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多么想留下,过这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但他放不下正在受穷的人们,反复思考后,他对那对老夫妇说:

“我很感激两位老人的一片好心。说真心话,我真的很想留下来做你们的女婿。假如我留下了,我的同胞们该怎么办?我不能丢下他们,自己享福。请求您们给我智慧、勇气和力量,让我先回去教会同胞们致富的方法。教会他们后,我再回来一生一世地与你们同在一起。”

说完后,艾惹从椅子上祈诚地朝两位老人跪拜、磕了头。就在这时,只听见一声巨响,艾惹又跪在了来时的石崖前,他手上还捏着一块很长的布,打开一看,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图案。他心知这就是达召崩布热一家送给他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他再次朝石崖重重地磕了头,决心不辜负老人的期望。

艾惹回去后,经过不懈的努力,佤族学会了种植、饲养、建筑、各种技能等等,过上稳定、幸福的生活。看到这一切,他知道他的使命已圆满完成,他决定去寻找达召崩布热一家。他带上布画,号令人们杀牛,然后他带上装满牛血的葫芦,踏遍了千山万水,搜尽了重峦叠嶂;去寻找达召崩布热一家。

每到一座山崖下,他都要跪拜,都要高呼:“艾惹回来了……”可每座山崖都是紧闭的。但他没有灰心,继续寻找,且每到一处石崖,他就用牛血在石崖上烙上了布画的图案,这就是今天人们所看到的“崖画”。

后来,他就在这座山崖找到了达召崩布热一家,和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了。现在,艾惹就生活在这座山崖里了,且每过一百年这石门就会开一次,艾惹就会出来看一看,如果有人恰巧碰上,还可以进去参观一下呢,如没有结婚的还可以到里面找寻你的意中人呢。”据佤族老人讲述,在佤族民间的确保存着一副其内容与沧源崖画毫无差别的布画。而且只要在那布画上覆一新布,第二年拿出来时,也会在新布上叠印出一副同样的画来。因此,阿佤人认为这就是艾惹留下的那块布画,是神灵对我们佤族人的恩赐,被视为神物加以珍藏。后来,发生了战争,那块布画也就丢失了,从此,不幸便缠上了阿佤。”

听完朵嘎的美丽传说,我们情趣未尽都想听他再说下去,但他没了下文,国栋有些等不及了说:

“说呀,怎么不吭声了?”

“没了,阿爷给我讲的就这么多了,你也看到了,阿爷说的并不假,还真有这事呀。”

“照你这么说,我们都算是碰上了百年一遇的好运气了?”志朋乘机说:

“和尚,你又可以还俗了,还不赶快去找你的意中人。艾惹挑了十八的叶嘎,你就要那十六的依不勒妹妹嘛。”说完用手拍了拍身旁形似佤族姑娘的石笋,不料石笋粘住了他的手,志朋大叫起来:

“不好!这石笋会吸人,快走。”这时他们看到被志朋碰过的地方成了暗红色。国栋兴灾乐祸地说:

“这就叫立竿见影,现世现报,我看你还敢不敢胡言乱语呢。”

当大家继续往里走时,大家都感到有股气流再把他们往里推,因而走起来似乎很轻快,当我们来到一个岔口时,我感到这股气流越来越大,于是我忙停了下来说:

“你们有没有感觉到洞里有股子吸力,我们得小心点,死亡洞在自然界中并非罕见,人和动物一但被这种奇的吸引力吸入进去就再劫难逃了。

志朋掏出一张纸随手一扔,纸张很快向里漂浮而去,当我们用灯照着飞去的纸张向里张望时,我们惊呆了!每个人都膛目结舌,因为里面并列着一对金色的人像,形同佤族赤身裸体,一男一女,每尊人像大约一尺高,而占去一半的头很大,两支大眼没眼珠,鼻尖嘴厚双手扶在胸前,赤脚站立,似乎在注视着我们,问我们想干什么?而在他们的前面是一排很大的陶罐,不知道里面装些什么。还有两具牛头人身的怪物,我想可能是一种护卫的神吧,或者说是一种幻想的产物。

朵嘎一下跪到了地上,不知在念叨什么。缅甸出产黄金,缅金誉满全球,面对这两具金人,我们谁都没有什么非分之想。因为面对这两个似乎会会说话的金人,我们谁也不敢再向前迈一步,还有我们看到了在陶罐前有很多白骨,不知道是人还是动物的……我忽然感到一阵饥饿的乏力,便果断地说:

“走吧,该吃饭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