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1 / 1页)
“喵大人”原来是一只野猫,现在是一只家猫。
路远和苗忻那天晚上去家乐福买了一大袋吃的,天冷,回家就打了车,袋子太大太满,后座放不下就放了在前座上。
俩人一路只顾着闹,等下了车还高高兴兴搂着肩膀回家,走到楼道口的时候才反应过来。
那袋子吃的全在出租车上。
没有小票,不记得车牌号,车早就开远了。
那一大包里有苗忻最喜欢的鸭脖子,他还奢侈地买了两盒,这会儿他只想咒那个不提醒他们的出租车司机加油被掺水、吃盒饭全是苍蝇。
路远也心疼,袋子里有一盒200多块的进口巧克力,她思想斗争了好久才下决心买的。
看着苗忻一张脸气得那么明显,路远顾不上自己生气,想先哄好苗忻。
路远眼睛四处看着,想找个什么东西转移一下话题。
刚下了雪,单元楼四周的地面全都是雪,绿化带也顶着雪花,路远看到有什么白白的东西在绿化带中间移动。
定睛一看,是一只白猫。
这么晚还在绿化带里穿梭,一定是只野猫了。虽说是野猫,它倒淡定得很,皮毛也没有脏污,一身雪白,在白雪中很有王者之气。
路远拉拉苗忻的袖子。
苗忻也看见了那只白猫,他转头看了路远一眼。
路远一秒就明白了。
两个人一句话也没有说,行动默契得就像是已经熟读了对方的脑电波:
苗忻打开单元门,放出单元门的热气。
路远快速冲回家里,用微波炉叮了一小盆牛奶,端到单元门门口。
路远到单元门门口的时候,那只白猫已经乖乖地站在苗忻身边,一人一猫,看起来和谐得好像他们才是真正的一对儿。
“这么慢!“苗忻看着路远手上的牛奶皱皱眉,转过头对着白猫嘟嘟嘴,用跟小孩子说话的语气说:“走咯!欢迎回家!”
路远和苗忻给白猫取名叫“喵大人”。
这个名字是路远起的,叫名字一方面是因为白猫自带的高贵范儿,另一方面,这只白猫简直就是苗忻的一个分身,又作又凶,还特别动不动就生气。
除了打预防针和除虫,路远为了伺候好“喵大人”,每天简直有八百件事情要做,每个月有无数银子要花。
路远研究了资料,选了口碑很好的猫粮,一包一两百,赶上他们两个大活人吃一顿的了。
结果,路远和苗忻回了趟老家,把“喵大人”寄养在同小区的朋友家一个周末,回来后“喵大人”就再也不碰路远买的猫粮。
只要到饭点,“喵大人”就摆出生无可恋脸,开始绝望地挠门。
苗忻觉得奇怪就把门开开,结果“喵大人”竟然熟门熟路地往前两天寄养的朋友家去了。
苗忻专门问了朋友才知道,朋友家用的是进口猫粮,含肉量更高,就两天,“喵大人”的口味就调上去了。
苗忻回来后就不高兴了,板着脸怪路远不好好对“喵大人”。
路远虽然心里嫌弃这猫作,但为了表示重视,还是立刻下单了同款进口猫粮。
结账的时候手是抖了一下:两袋就800块,一件毛呢大衣没了。
到货的那天,“喵大人”终于正常吃饭了,苗忻在旁边一面撸猫,一边笑得像个老父亲。
这事儿还没过去多久,“喵大人”很快又有了新问题。
苗忻来路远这里投诉:据他观察,“喵大人”不爱喝水,需要路远解决一下。
路远再次发挥理工女的钻研精神,很快找到了解决方案:不吃猫粮,改吃猫罐头,保证每天湿粮食喂养。
很快,他们俩的小两居里,猫罐头又囤成了小山。
“喵大人”营养跟上了,毛色也更好看了,看着更傲娇了。
苗忻现在每天最爱干的事儿就是给“喵大人”刷毛。
他在网上买了五种不同的梳毛的产品,周一到周五,每天换着使。
路远看苗忻给“喵大人”梳毛的那个陶醉劲儿,突然脑海里浮现出了苗忻给他们的女儿扎辫子的模样。
小女孩儿胖乎乎的脸,头发长长地披在肩膀上,苗忻哼着歌,给她扎麻花辫、鱼骨辫、公主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