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有守夜天尊的地方,百姓不会再缺粮食(第3 / 6页)
“把船上所有的,从国外引进的粮食种子,全给我留下。”
三大东家舒了一口气。
扈大东家说:“天尊,恕小老儿多嘴,您要这些不值钱的东西干啥啊。我们出海,宝贝多的是,大珊瑚、玛瑙宝石这类稀罕物,您想要,只管开口,我们如数奉上!能有机会孝敬您,那是我们的荣幸!”
韩家家主也说:“那些红薯、玉米什么的,我们都是用来给下人改善伙食的。您这样的大贵人,我们哪敢送这些破东西啊。”
葛大东家说:“是啊,传出去不好听啊,天尊赦免我们擅自出海的罪过,我们只送给天尊一堆破烂,世人会说我等不知好歹,不懂感恩!”
史斌心下淡然。
和你们这些古代人,也说不明白。
你们有机会出海,有机会拿到真正的稀世珍宝,却不知道!
只顾着把那些宝石之类的当成宝贝。
明朝要是能巨量种植红薯和玉米,就能把大饥荒扛过去了!
说不定崇桢皇帝那一任,就灭不了。
麦子夏天就收割(注:很多人潜意识中以为是秋天收割,这是错的),稻子夏秋都能割。
交趾国有一种稻,早熟,日照好,水分好,也可以收割三次。
但不论是麦子,还是收割二季也好,三季也好的稻子,产量都太少。
不够吃!
别说闹大饥荒之后供应饥民了。
就正常条件下,也不够吃!
老百姓交了地租后,到手的剩下不了多少。
古代佃农分为小客和牛客。
牛客自己有牛,还好点,交给地主的少。
累死累活忙一年,风调雨顺的年景,不至于饿死。
小客,一饿死,就是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