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你,是我的缘(第5 / 25页)
有一个节气叫小满,是美好的春天刚走不远后的夏季中最美的节气。它,有一个像邻家小妹的名字,但这个名字也是一个富有哲理的名字。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小满,麦粒在这个季节开始渐渐变得饱满起来,这对于经过一个寒冷冬天的积淀、经过一个春天的焕发的小麦来说,开始了最为壮观的时节。此时,麦粒像一个青春少女,洋溢着芬芳的气息。她,生动地生长着。
节气,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农耕劳作中产生的智慧结晶。每一个节气,对应着相应的气候时令,对应着生活和农耕的风俗。
文人,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个中华诗词特有的诗境。
小满,文人墨客多有诗词描述:
麻叶层层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苏轼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欧阳修
小满,从这些诗词中走来。
诗词,在小满里也有着别样的韵味。
让我们再来看看小满中的一些习俗。在关中地区,每年麦子快要成熟的时候,出嫁的女儿都要到娘家去探望,问候夏收的准备情况。这一风俗叫做“看麦梢黄”,极富诗意。女婿、女儿如同过节一样,携带礼品如油旋模、黄杏、黄瓜等。去慰问娘家人。农谚云:“麦梢黄。女看娘,卸了杠枷,娘看冤家”。愈为更忙前,女儿去询问娘家的麦收准备情况,而忙完后,母亲再探望女儿,关心女儿的操劳情况。
小满!小满!你听,小满叫起来,多像一个乡村女孩的名字啊!??
在江浙地区小满节气期间有一个祈蚕节,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所以人们在这个节气里选定祈蚕节。我国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以蚕理为主。蚕丝需靠养蚕结茧抽丝而得,所以我国南方农村养蚕极为兴盛,尤其是江浙一带。
小满,是麦子的秋,是水稻的夏。
按中国传统科学理论,小满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也是最潮湿闷热的时节.这时万物生长最为繁茂,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最旺盛.正因为如此,人体在小满时消耗的营养物质最多,所以需要及时补充,才能使身体、五脏六腑不至于有所伤耗。这时,可以多吃一些清热、暖胃、温补的食品.因为空气潮湿,小满节气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的高发期,人们要预防湿邪入侵,多吃一些有化湿化瘀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等,忌食辛辣甘肥、生湿助湿的食物。
阳光,开始热烈起来,万物变得更加蓬勃。特别是小麦,这偾张着血脉的热烈、蓬勃,仿佛是一群劳作田间的汉子,在这个季节里,开始鼓胀起庄稼们心中的希望,让一个季节饱满起来。小满的原意是小麦开始饱满,但是尚未成熟的阶段。《道德经》里讲: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就是这样,用盈满的来补充不足的。
在这个季节,一切都是鲜活的。在这个季节,一切都是生动的。我们的脚步,我们的心情,也是生动的,也是鲜活的。普里什文在《一年四季》里写着:“人身上包含有自然界所有的因素,如果人愿意的话,他可以同他之外的一切生物产生共鸣。”
我们不知道,该怎样善待自然,该怎样感恩自然。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收获的快乐在荡漾,心情是飞扬的。云淡风轻的日子,柔软时光里,静下心来,才能感到自己的心所想、所思。
阅读自然,我们会感悟很多。 细品小满,也品出一些人生的道理。
二十四节气里,有很多是大小相对应的:小暑、大暑;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可是,为什么只有小满而没有大满呢?
这一说,还真是。怎么单单只有小满而没有大满呢?
物极必反,事物的发展规律往往是当事物达到了极限,则会走向衰落。满,在《说文解字》里解释:“满,盈溢也。”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看来,一切还真不能“大满”。满则招损。小满,满而不损,满而不盈,满而不溢。
生活中,学会小满,知足常乐,一切便会恰恰好。
人生最好是小满。
《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