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9章 初次见面(第1 / 1页)
南苏看着周围的环境,不像是在客栈,难道已经到了吗后来才知道,北郡王府的人和白府的人都在等着她醒来。
因为只有她醒了,钟离渊才会去见他们。南苏微微一笑,说自己没事了,钟离渊又命芝兰去熬些汤来给南苏喝一喝,压压惊。
随即便出去了,说是去见一见北郡王府的人。到了大殿,北郡王甩着府上众人以及白府的家丁都跪在了地上,唤他首辅大人。
钟离渊笑着,坐在了北郡王的身边道:初次见面,还请北郡王多多照顾。
他与北郡王也是第一次见面,本来想着是去住白府的,没想到北郡王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消息,说是钟离渊要来,也就说住在他府上。
让钟离渊惊讶的是,白连成竟然没有来,只派了元氏前来迎接,这是什么道理自己的亲生女儿儿子来了,都不来见一见吗
哪里哪里,还得请首辅大人照料才是,听闻首辅大人与白府老爷相熟北郡王看起来也有五十多岁了,一把年纪,能把北郡照顾的那么好,也算是功不可没了。
钟离渊喝了一口茶说道:确实相熟,老熟人了,白老爷说,让我去他府上小住呢,想来,住在北郡王府也挺好的。
白老爷也是一番好心,看来是我多此一举了,听闻最近朝堂上有所动荡不知道最近的朝野,更偏向何处啊北郡王好奇的看着钟离渊问道。
钟离渊想了想道:偏向何处,就不好说了,我们还是做好分内之事就好了,不是吗
官腔还是要说的,要是让别人抓住了你的小辫子,应该就不好应付了吧不过说起来,钟离渊现在是谁都不怕才是。
南云和黄抑尘也来了北郡王府,看着钟离渊笑着拱手道:公子,一切都安排妥当了。
钟离渊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放下手中的茶杯说道:我此番前来,是带着皇上的话来的,也是对于北郡王爷的一种奖赏。
随即将礼单拿了上来,看着上面的奖赏目录,便让一旁的白诸念了一下,说是为了犒赏北郡王这些年的劳苦功高才会换来黎民百姓的太平。
说实话,北郡是很少被战火侵染的地方,也是大余少有的富饶之地,安居乐业这四个字在北郡体现的淋漓尽致。不像南郡。
对了,首辅大人,听说,五王爷也要来北郡啊前两日我收到了密令,说是来北郡巡查的。可有此事啊试探性的看着钟离渊问道。
什么颜诘也要来钟离渊内心十分惊讶,却也没有表现出来,随即冷冷的说道:这,我倒是没在意,若是来了,北郡王可得好好迎接一番才是。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北郡王接了礼单便笑着说道。
过了许久,走了一系列的流程之后,钟离渊这才闲了下来,认识了北郡王的几个儿子女儿,也就无聊的放下了茶杯。
我还有事情,要去处理一下,就先失陪了。
说罢便起身离开了正堂,走出去的时候,白诸才与钟离渊说白府与北郡王府虽然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北郡王却极其恨白连成的。
这其中,还有一段孽缘,钟离渊倒是想起了这一桩事情,但是白诸好像是不知道的。就是年轻时候的白连成和北郡王两人同时中意了白诸的娘亲,因为白诸的娘亲确实长得也很美,后来,很显然,白连成赢了。
娶妻生子,可白诸的娘亲被追杀了,北郡王就觉得是白连成无能造成了这样的悲剧,也就懒得搭理白连成。
白连成也懒得搭理北郡王,必要时候见面也是掐红眼。钟离渊笑了笑,原来是这样的啊怪不得让元氏来迎接他的儿女呢。
出去便遇到了元氏。
元氏尴尬的笑着,看着钟离渊道:方才,是我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得罪,还请首辅大人大人不记小人过。
钟离渊看着元氏,笑着道:夫人不必客气,我们之前是见过的,只是夫人贵人多忘事,忘了我罢了,不知夫人来北郡王府,所谓何事
元氏嘿嘿笑着道:自然是来接白翎和白诸的,这不,老爷特别想念他们,所以一听到他们到达北郡了,就火速让我赶来接他们回家了。
钟离渊点了点头,说的好像是那么回事儿,不过,看白诸和白翎那一副不情愿的样子,恐怕,元氏是请不动他们的。
当然,老爷也说,让首辅大人过府一叙。元氏笑着说道。
都是喜事啊钟离渊看着一旁的白诸和白翎,笑着道:你问问他们愿不愿意回去吧,我倒是无所谓。
元氏笑着道:那自然是愿意的啊,不然怎么可能会回北郡是吧
白翎冷笑道:我们来北郡,是执行公务,不是来探亲的。
元氏顿时被怼的有些说不出话来,只得尴尬的笑着看着钟离渊。
钟离渊也无奈的耸了耸肩,表示自己无能为力。
随即白扶乩便来了,看着袁氏,福身行礼,看起来,特别的规矩,也好像有些害怕元氏,这就是白扶乩去首辅府请白翎和白诸回府的原因吧
一家独大的感觉,好像给了元氏特别的自豪感。见了面便数落白扶乩的不是,说让她去请个人,竟然还好意思住到别人府上去了云云。
总之说的也是不好听,白扶乩看上去也好像很可怜的样子。白翎内心笑了笑,这样的戏码,白翎可见多了,就光在南苏身旁就看过不下十回。
白扶乩装这般柔弱,是想让白翎保护她,从而与元氏正面交锋,这样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白扶乩就可以坐享其成了不是吗
只可惜,白翎无动于衷,这就是她给的回应,她谁也不想参与,更加不想回去。白诸在一旁摇了摇头,不禁在为自己的夫人担心,这要是回去了,不得变成另外一个南苏吗
现如今孙黎又怀着孕,可谓风险极大,有些头疼。
回都回来了,就回家看看吧钟离渊看着一旁无所作为的两个人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