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青州乱_第791章 佛教(第2 / 2页)
但在邺城城外,却有一间佛寺。
佛寺并非是往日便有,而是兴平一年选址,今年堪堪开放。跟其他道寺庙最大的不同就是,这佛寺寂静。大汉佛教并不鼎盛。
身为外来宗教,佛教在大汉还是新人,没有广为人知,更没有强大的宗教势力。
从魏晋开始,才逐步流传。南陈四百八十寺就是南北朝佛教鼎盛最好的写照。
同样,得等到数次灭佛之后,佛教才会变成后世的模样,和善起来。
“夫郎,这佛教是外藩传来,据说邺城当中有许多人信奉,借此超度逝去家人。”蔡文姬一看佛教,就有所意动。
倒不是她信奉佛教,而是佛教的超度,就是亲人间的缅怀,希望家人逝去之后,能够在另外一个世界过得很好。
此时此刻,她想到死在王允手下的父亲,不免感伤。
“万物皆有灵,岳父知晓文姬如此牵挂他,必定无比欣慰。”
李云义抓起蔡文姬的手,冲她微微笑道。
如果是两千年后,自己一定会将宗教锤爆。但这是大汉,万民愚昧,容易被蛊惑。未来数百年内,这一模式都很难改变。
自己能做的除了陪伴蔡文姬祭奠蔡邕之外,只有限制佛道的发展,让他们变成良性的宗教,用度牒的方式,控制和尚道士的数目。
没人,佛教道教想要飞速发展,那就是做梦。
同样,过度控制正经宗教,只会让邪教丛生。
万物都有自己的度,想要佛教道教变成自己的助力,第一步就是限制,随后才是控制,让他们为这个国家效力,成为国家的一部分,而不是游离在秩序之外。
佛寺寂静,邺城百信大多知道此地有一间寺庙,也知道此地有和尚施粥布道。可眼下并非大乱之年,邺城风平浪静。
莫说是流民,便是乞丐也被妥善安置,有田有房。
佛教的乐善好施在太平年月,根本就没有竞争力。道教也有自己善举,也会招收信徒。
但这一切在李云义壕无人性的分田地,供养老人面前,就是渣渣。
全然不知道李云义心中所想的主持一看到门口来了数个贵人,便在小沙弥的通传下,快步而来,拱手道:“阿弥陀佛,几位施主这边请。”
“我不用了,你与她们说说话便是。”李云义对佛教没有兴趣,对五祖六组都没有诞生的佛教,更是看不上。
“施主可是不知我佛?”
“知道。”李云义冷不丁的看向那主持,倒是想起一件事情。这个时期的佛教传教并非是向着普罗大众,而是上层人士。
在历经数百年的失败之后,五祖六祖才将目光放在寻常百姓身上,佛教由此大兴。
佛教兴盛与否,李云义一点不关心,有信仰是好事儿。但将一切归功于虚无缥缈的信仰,那就是脑袋被驴给踢了。
“佛寺应该缴纳的土地税,寺内僧人数目必须按照官府规定。寺内佛像不许鎏金,更不许百信捐献香火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