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青州乱_第784章 战争就要结束了(第2 / 2页)
“二十万?”诸葛亮倒吸一口凉气,二十万人在当下是一个富裕县的人口。一整个县的人都在打造农具,器械,这对尚且年轻的诸葛亮而言,冲击极大。
“这二十万都是打造民用物资,打造军械的只有不到一万人,分别在长安,东莱邺城三处。”
马均细细介绍,跟民用工坊一样。任何工坊都有自己辐射的范围,就近将打造的农具送往州郡县出售,利益才能最大化。
军事物资也一样,减少运输,才能节约人力物力。
东莱的海军基地,邺城的中枢,长安的前线,随着时间,邺城民用工坊越来越多,东莱也变成纯粹的海军基地。
唯独长安还早日夜不停的打造战争器械。
“诶,你干嘛,这弩不是玩的。”
一声呼喊将马均从喋喋不休的状态当中抽离出来,他回首只见诸葛亮不知何时,已经抱起一张弩,正在把玩。
“连弩是连发的弩箭,未必要快速更换箭矢。若是能够像水囊一样,储蓄一定的水在水囊当中,这本身也是做得到的吧?至于大小,大的连弩杀伤力更强,威力更大,小的连弩只要能在三十步之内破甲,对付草原上的鲜卑人,也不在乎下。”
“江东荆州水军出色,战力惊人,却也不会人人都着甲。”
跟马均不一样,诸葛亮是懂军事的。他很轻松的就弄清楚了李云义的意思,知道齐公要的是一种缩减杀伤,减小体积,能够提供火力覆盖的弩。
具体如何制造,他有一定想法,如何做到,却是一头雾水。
“说得好。”
马均愕然,不用回头也知道来人是谁,这声音太过熟悉。每每在需要更多器械的时候,这个声音都会在午夜梦回当中将自己惊醒。
万恶的甲方爸爸。
“主公。”
“齐公。”
“不必多礼。”
几个临近,没有忙碌的工匠拱手后,立马缓步后撤,逃离此地。留下来的诸葛亮低头,万万没想到会在工坊当中见到李云义。
“大将造,他说很不错,连弩唯一的优势就是可以数支弩箭连续发射,压住鲜卑人的骑射。可以按照他说的法子,在连弩上面安装一个匣子,匣子里面储备弩箭,自动装填。”
工业进步并非是一个灵感就能诞生的,尤其是在这个手工业为主的时代。
李云义从来没有插手工坊具体的事物,倒不是他不想。而是工业社会已经让他变成一个废物,只会换换灯泡,打电话给水电工上门维修。
连弩的概念他不清楚,现在经人提醒他才明白过来,这玩意儿跟枪一样,需要一个弹夹储存弩箭,以此提供持续的输出。
“主公放心,微臣现在就去安排,尽快拿出成品。”
“尽快?这个用不着。”李云义摇摇脑袋,指着一旁堆积如山的战争器械,道:“现在不需要大规模的给军队换装。我这一次来找你,是要告诉你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你升职了,工部尚书。第二件事情是只保留邺城的军事研发,暂时不要生产环首刀弓弩之类武器。铁甲铁甲继续。”
“战争就要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