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青州乱_第775章 抉择(第2 / 2页)
后来齐公雷霆平定冀州,将袁绍余党清扫干净,让他们将自己侵吞的土地人口屋舍产业一一吐出来,还给百姓。
这才有了自己临时寓居的院子一角。
午夜时分,诸葛亮仍旧睡不着,他穿着大氅,坐在院子里面,仰天望着耀月。繁星点点,在月亮周遭跳动。
“明天又是一个好天气。”诸葛亮下意识的呢喃,余光当中,一个人影缓缓而来。
提着炭炉的老农过来,将炭炉放在的诸葛亮的脚下,道:“先生就算要在屋外,也要保终身子。这天寒地冻,若非齐公,俺们老百姓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熬不下去。”
他唏嘘不已,张嘴闭嘴都是齐公,却不想诸葛亮心思多,心情更是复杂。
“老丈快快歇着吧,我租住此处,已经劳烦老丈许久。”诸葛亮幽幽开口,心中长长叹了口气。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旁的诸葛亮理解不够,可这冻死人,他却是亲身经历,却又无能为力。
从他出生开始,大汉地界就不太平,天下纷乱,百姓民不聊生。位于徐州青州交界处琅琊国边上还有泰山。
饥荒战乱连绵不绝,琅琊国人口锐减下,一到冬天,街面萧条,百姓冻死者不计其数。
为什么不烧木炭?
十年前幼稚至极的言论回想起来,令人发笑。
不知道又过了多久,诸葛亮先顶不住了。他不是身体健硕的人,在南方呆久了,反而受不了这冀州透骨的寒意。
“咣咣咣。”
敲门声打破清晨的宁静,老农刚刚起身开门,便见诸葛亮穿好大氅,整理好行李,深深一弓:“多谢老丈解惑,在下诸葛孔明今日便要去邺城了。过去多有叨扰,日后老丈若是有用得上在下的,尽管吩咐一声。”
老农苍老的脸庞上面没有了然,只有茫然:“先生不住此处,尽管离去便是,何必行这大礼?”
他茫然,倒不觉得是诸葛亮没钱了,想要逃帐。这年月,百姓质朴,反而难以理解诸葛亮所言。
只有世家豪族商贾,才会利益交换。
寻常百姓之间,哪有那么多客套。
“大恩不言谢。”诸葛亮只是拱手,郑重其事。
老农摇头,道:“先生心思重,俺一早便知道。今日先生想明白了,尽管去就是了。日后若是想要来此处小住几日,尽管说一声便是。走吧,天已经大亮,城门应该也开了。”
诸葛亮拿上行李,跟这随从一道出门,不多时便见到车水马龙的邺城城门。
“走,去拜访叔父,去见见大兄。”
诸葛玄还是太守,不过是安平太守。安平的全称是安平国,现在国王没了,改为郡,长官也从国相变成郡守。
诸葛瑾没有外任,而是被荀彧留在尚书台,充作小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