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青州乱_第724章 茶肆(第2 / 2页)
后世人已经习惯了喝茶,茶成为主流饮品,在这个时代,喝茶的人是少数。
在这邺城当中不乏有心人,不少人听说齐公喜欢南来的茶叶之后,纷纷附庸风雅,也开始饮茶为乐。
时间不长,邺城当中的茶肆的便有三五家,其中装潢最为考究,连熏香,侍女都是吴地来的——悦来居。
悦来居门口车水马龙,行人络绎不绝,城内城外的百姓,都忙于生计。只有少数人在这乱世当中,不受影响。
王粲身着常服,却给许久不见的诸葛亮一种错觉,这位自己认识许久,颇为圆滑的王仲宣身上竟然多了一丝的干练。
好似他行走的时候,都会带着阵阵威风。
“孔明兄。”
王粲眼见诸葛亮出现在自己面前,露出笑容。
“仲宣兄。”
诸葛亮也是微微拱手,相视一笑后,并肩入内。
原本邺城喝茶的都是南方商贾,随着时局纷乱,他们不断北上,将喝茶的习惯带到北方。王粲跟诸葛亮在襄阳呆了多年,喝茶的习惯已经养成。
此地华贵,多是用上等的朱漆一一粉饰,大汉民间并无太多规则,色彩运用也没有后世那么多不许。
入门处吴地女子,腔调绵软,言语当中有说不尽的温情。
“二位先生里面请。”
她迈动步子,将两人的引入其中。
影壁层叠,不过十步,便辗转到了楼梯,上了二楼。
点茶落座,王粲熟稔的卖弄自己学识。
“孔明可知道这邺城当中为何没有乞丐?”王粲与诸葛亮对坐,两人的关系在到了邺城之后,快速提升。一个是王粲在邺城没什么朋友,平素当中拜见的都是长辈,同僚。
只有在面对诸葛亮的时候,能够轻松一些,将脸上的面具摘下来。
诸葛亮关心时政,却没有自己特殊的渠道。也就王粲会将部分不重要的讯息透露出来。
“不知。”
诸葛亮老老实实的回答,在荆州的时候,传闻李云义治下没有乞丐,他是不信的。现在亲眼见了,他却不明白为什么堂堂齐公会将心思放在这种斗升小民身上。
齐公这样的大人物,不应该觉将目光放在天下吗?有道是治大国如烹小鲜,具体如何做,诸葛亮却是没有施政经验。
他年不过十八岁,跟王粲一样青涩,嘴角还无胡须。
“乞丐,游手好闲的游侠,要么从军,被改造成对大汉有用的人。要么迁移到边地,给他们发放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
“若是乞丐不愿意种地呢?”诸葛亮打断王粲,忍不住问道。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不同是品性。
不同的品性,做出的选择也截然不同。不是谁都会在同一件事情上面,多费功夫。
乞丐之所以是乞丐,游手好闲得人之所以游手好闲,并不单单是他们没有土地那么简单。倘若一概而论,必定会出现许多问题。
“此事早就规定,若是每年耕种无法养活自己,缴纳赋税,地方乡绅便会上报县令,贼捕验明此事为真之后,将督促其人多多种地,三年内犯两次,官府免费赠送他们的耕牛土地,将被没收,并罚其人从事苦役。”
“这不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