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青州乱_第654章 荀攸想收徒(第2 / 2页)
“此外便是,河内司马公,前京兆尹之子朗,懿抵达长安。”
“司马朗,司马懿?”李云义沉吟,倒是没了一开始的那么惊讶。他有收集癖不假,可手下五虎将,五子良将,奇谋不断地军师,已经收集许多。
一个司马懿,短期内的作用,还不如司马朗。
“司马朗的话,他在何处?”
李云义看着站定不动的杨修,想到刚才紧随而来的只有一个,看其年轻,应当不是司马朗,而是十六七岁的司马懿。
“司马伯达一心为民,见到臣,便请求协助百姓东迁去了。”
“这样的话。”李云义微微颔首,倒是有一个位置安置司马朗:“姑且给他一个长安县丞的官身,协助你迁移百姓。若是做得好,来日正好升任一地县令。”
“至于司马懿,他不曾去治民,便去堳县协助李典,姑且在孤的幕府当中,挂一个参军。”
临时构建的齐侯府中,杨修看着不动声色的主公,只是拱手称诺。
“还有就是,汝父如今还是大汉的司徒,长安平定,过往官员,都要前往长安,重建朝廷。”
杨修微微惊讶,也不好与李云义直说,不要重建朝廷,直接称帝就是。
大汉是讲规矩的地方,还是要从封侯,封公,封王,一步步往上爬。
爬到顶点,才是皇帝。
“臣这就去处理。”
荀攸最先赶到,他到的时候杨修刚刚离开。
“这杨德祖倒是一员英才,能够短短时间将军中诸多文书,庶务处理得当。”
荀攸不吝赞美,他是军事人才,治民也不错。唯独不擅长的便是数不清的庶务。有的人天生就擅长处理琐碎小事,有的人则擅长大方向。
现在有杨修事无巨细的处理小事,他能正大光明的划水,日子过得美滋滋。
“杨德祖的确不错,为人聪明,又会审视识度。”李云义笑笑,对杨修也非常满意,想到自己没有孩子,杨修不可能卷入立储之争,更不可能因此杀了杨修。
杨修聪明,但他绝对不是死于聪明的,而是他的资源用来支持曹植,曹家必然内乱。继承人上面,曹操十分谨慎,最后还是选曹丕作为继承人。
曹植跟他的党羽,不断被清洗,杨修出自世家之首,死的最惨。
“他推荐的司马仲达也不错。”荀攸提醒:“最近数年的少年郎比见识不浅,能力更是不俗。若非他是胡公弟子,我有心收他为弟子。”
“这样也不错,多一个老师,多学一点东西也不是坏事。干脆公达你来我的幕府当中如何?”
“主公所愿,不敢不从。”荀攸大笑。
幕府是李云义自己开衙建府,里面人都是李云义的臣子,而非汉帝的臣子。
像荀彧荀攸等人现在的身份便是大汉的太守将军,这些任命来自于朝廷,而非李云义。
将他们转入幕府当中,他们效忠的就只是李云义一人,而非大汉天子。
这其中的区别,荀攸一清二楚。
只是,现在就得迈出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