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小说 >三国:原来我是第一猛将 > 卷一 青州乱_第113章兵分两路

卷一 青州乱_第113章兵分两路(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国军丞。”李云义面对国渊,心中欢喜之意溢于言表:“你尽快与郭县令一道,尽快估算出黔陬一县一冬需要补助百姓多少粮食,供养军士需要多少粮食。等数据拟好之后,立即下拨粮食,供养百姓。”

“先将十万石的粮食运输到夷安,以备后用。”

黔陬一地,军士三千,加上官员俸禄,半年内每日消耗在三百石上下,加上百姓,就按五百石估算,总共需要将近九万石之巨。

实际上黔陬一地的粮食消耗远远低于这个是数量,加上秋天的野菜,春天的野菜。数目更少的粮食,就不会饿死百姓。

从播种到收获,漫长的六个月时间,足以让青州义军的粮食供给趋于平衡,不会缺粮。

“诺。”国渊跟郭天一道称诺,正色回道。

李云义即将北上收拾孔融的烂摊子一事,他们一清二楚。也知道未来黔陬,乃至于青州义军治下的领地,都有自己一份,需要自己监管的时候,仍旧不免忧心忡忡。

无论是郭天还是国渊,他们跟李云义一样,都是理论知识过于丰富。

实际管理经验,却是几乎为零。

大汉官僚制度之下,寒门上升的渠道几乎为零。郑玄门下上千弟子,出名的不过数人。

卢植讲学听者三千,到头来也只有公孙瓒,刘备两个知名人士。

反倒是袁绍袁术袁基他们三兄弟声名赫赫,堂兄山阳太守袁遗更是名满天下的名士。

世家垄断的资源太多,寒门没有出路,只能另选出路,埋没乡间。

现在李云义信赖他们,反而叫他们兢兢业业,万分小心地对待百姓。

而在细微之处,国渊跟郭天也有不同。

郭天加入过黄巾,是真真儿以民为本的人。

国渊则是寒门,虽然未曾出仕,却也将自己当做士人的一份子,而非百姓。

他应诺下来并非是以人为本,而是屯田一事,既可以安定乱民,也能叫青州义军强大起来。

汉室无德,当有德之人取而代之。

他对李云义并无太多忠诚,只是看好他的种种行事,能够叫北海一地安定下来。

独独站在他们身后的崔琰是异类,未曾遭遇太多社会毒打的崔琰,仍旧乐观,对未来,满是憧憬。

他心里承认,李云义所做的事情是不得已而为之,相对于董卓孔融那样的暴虐无能之辈,却也是善政。

可在细节上面,他却是不敢苟同。

“李使君若是北上高密,可否让在下同行?”

他有些不客气的插言进来,想要探寻一个答案。他想要弄清楚李云义是表里不一的人,还是他真会为百姓考虑,而不是将他们当做是说出任高位的踏板。

自始至终,他都认为国渊太过圆滑,甘当李云义的大手。赵商倒是脚踏实地,出任一地之后自有发挥的空间。

“官道修筑而来,本就是交由天下人通行。此番崔先生意欲北上,纵然不说,我也会派遣卫士,护送崔先生北上,免得遭了贼寇暗害。”

从被叫醒到现在,李云义脸上终于有了笑容。昨天国渊赵商投靠,崔琰一言不发的样子,让他郁结,却又没时间去探寻崔琰内心所想。

此番北上,他倒是可以跟崔琰好好聊聊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