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恐怖小说 >分家后,带崽种田的我逆袭了 > 第43章:搬离

第43章:搬离(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村长搓着手,忐忑不安地说道:“官爷,我为临山村村长,我怎不知,这里有命案?” “我报的案,那个毒妇杀害我儿,我不会放过她的。”齐小树瞪圆了眼,手指发颤,直直指着柳兰荪。 “官爷,这是误会啊,小树家的娃,是被狼咬死的。” 领队的一摆手,说道:“先跟我回衙门,由长官判案。” “等等。”柳兰荪转身回屋里,叮嘱着双胞胎:“你们留在家里,把能打包带走的东西,都收拾出来。” 然后,她拿着田契地契,交给村长。 “村长叔,我信你,你帮我把这些都卖了,把银子给我的娃。” “齐昭媳妇,你这是.”村长为难地接过来,叹了叹。 柳兰荪这段时间受到的委屈太多了,就算不为了自己,也要考虑两个孩子。 “既然大家都想让我走,那我就离开村子吧。” “齐昭家的,别冲动啊。” “齐昭媳妇,齐昭很快就回来了,你这一走,岂不是见不到了他。” 不少与柳兰荪关系交好的村民,都劝阻着。 但也有一些低声的话,让她赶紧走。 “行了,别耽搁了。”府兵领队的催促着。 柳兰荪强撑着身体,和齐小树跟着官兵去了镇子衙门。 熟悉的地方,相同的主官,只是这次她是病着。 “主官,人已带到。” 主官一拍醒木,端坐高堂,说道:“行,齐小树,你先说。” “.” 柳兰荪向前一扑,昏了过去。 再次醒来,在老刘小院子里。 “柳夫人,怎么几日不见,就成这样了。” 柳兰荪看着调侃的老刘,转过头去,是泪眼汪汪的双胞胎。 她嗓子极为难受,嘶哑地开口,“我怎么在这?” “娘,你在衙门昏了过去。”齐淮民扑进柳兰荪的怀中,呜咽道:“娘,你快吓死我们了。” 柳兰荪扶了扶脑袋,还是有点昏沉,但已经好多了。 “那何时再去升堂?” “不用了,村长和几位叔叔婶婶去堂上帮你说话,主官也一点都不信神婆的话,就把你放了。” 柳兰荪清醒不少,内心憋笑,这主官,怎么这么讨她的喜欢,刚正不阿。 “这些你就不用担心了,安心在我这休养几天吧。”老刘看柳兰荪没有大碍了,就出去熬药了。 “娘,村长叔还把卖了田契地契的钱拿过来了,还说,你要是想回去,可以再去找他。” 齐淮君小心翼翼捧着一盒银子,忐忑问道:“这些够我们在镇子上生活的吗?” 柳兰荪清点了一下,一百多一点两银子,加上自己的储蓄,不到一百三十两。 她的心沉了沉,也够支撑三个月了。 “都怪我,生病花了那么多钱。”齐淮民闷闷不乐地说道:“不然娘和哥都不用那么为难了。” “说什么呢,娘挣钱,就是为了你们好好的。” 柳兰荪收起了银子,鼓起劲来,给双胞胎弹了两个脑壳。 “别因为娘病了,你就不学习了,快去做功课了。” 双胞胎的脸立刻黑了黑,乖乖去背诗文了。 接下来的几日,天气晴朗,柳兰荪的身子骨大好,老刘帮忙找了间小屋子,在镇子的边缘,虽然偏了一点,但离孟氏学府近得很。 每天,双胞胎都可以多赖一会床,才跑着去上课。 柳兰荪在院子里开始创作话本。 想来想去,最新颖的故事,莫不是现代社会的那些见闻。 她先花了几日,画出了各种东西的简笔画。 火车,就取名为铁龙车,由铁皮子组成,像长长一条龙,在两条轨道上行使,跑得比马快,比溯流而下的舟还快。 电话,取名为传话木,无论相隔多远,都能用这个给远方之人,传话。 大喇叭,就叫做大声铃铛,可以把声音放大。 画了几十张的图,细细描述了奇异之处。 柳兰荪把满意的图拿上,去了镇子上最大的书店,明净书屋。 大燕朝的书店,不仅仅是买书,还汇聚了不少文人雅客,也兼具出版的功能。 而这间明净书屋,上下三层,一楼买书,二楼文人雅居,三楼是贵客才进进去的。 一进来,店小二热情地围了上来。 “哟,这位娘子,来小店是来寻什么书籍,本店应有尽有,您尽管告诉在下,我立马去给您找到。” “我找你们家掌柜的。”柳兰荪客客气气地说道。 店小二一愣,他们家掌柜的可不好见。 “夫人,不是我说,每一个到明净书屋的客官,都想见我们掌柜。” “此话怎讲?” 旁边的客人笑了一声,替小二说了,“我们这明净书屋,是孟氏学府的孟探花开的,掌柜的是他的大弟子,寻常不见客,要想求见,就得过了他设下的关卡。” “什么关卡?”柳兰荪兴趣上来,看不出,书屋掌柜也是个有趣之人。 客人无奈又苦恼,说道:“一是字谜,二是对子,三是文章,缺一不可,哎,我们日日都来,字谜时不时能猜到,对子也有幸能对上过一二回,但是这文章,却怎么都不行。” “夫人若有兴趣,在下去取今日的字谜与对子。” “嗯,姑且试试。”柳兰荪手痒痒的,好久没有试过猜字谜了。 “夫人,请。”店小二把她领进了二楼雅间。 又递上了字谜与笔墨纸砚,然后留柳兰荪一人在里面。 柳兰荪捧起字谜一看,“嘴唇冒了一个逗。” 她立刻被逗笑了,还真当书屋掌柜多么无趣,结果却很通俗易懂。 她稍加思索,立刻就想出来了。 是“凸”,这不就是“口”上面突出了一个痘吗? 柳兰荪唤店小二进来,送了对联进来。 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 她以前过年时都要对对子,这对起来并不难,只是颇为有趣。 一个“望江”有两重意思,一为看着江,二为楼的名字。 她想了想,提笔写下下联,“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 店小二收了过去,赞道:“妙哉,像夫人这样的,第一次来明净书屋,就可过前两关的,可不多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