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知岚夙愿(第1 / 1页)
天选之人白辰也是良久怔在原地。 之前心中的高兴、振奋等各种情绪,就在这一瞬间彻底倒塌。 宋知岚居然是自杀的!!! …… 古画神器之中。 昆吾剑忽然迸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芒,照射九天。 剑身之上,一道女子残影显现,属于昆吾剑的无边煞气,激荡着那道残影,每一秒,那残影便更加破败。 女子认真地端详着面前的男人,笑得苦涩。 “世人只知道,昆吾剑无法擅自使用,却不知道它其实已经死去!" “这世上重新启动昆吾剑的手段只有一种。” “以昆吾纯正血脉,以昆吾一族嫡女生命本源,献祭昆吾。“ “如果没有昆吾剑,你走不出宋家祖地的……” 女子轻声说道。 她眼中有异光闪过,右手轻轻挥动,一道神魂便出现在了梁临面前。 那是一个婴儿的神魂。 “这孩子,我是没有办法照顾了。” “以后,把他带到凡界吧,不要让他再踏上修行之路,不要让他再肩负那些家族责任。” “问鼎世间,被家族束缚,实在太累了,就让他,做个凡人,平安,快乐就好” 昆吾剑上的女子残影在快速消散。 属于昆吾剑的无尽煞气,正在吞噬着那道残魂。 她献祭昆吾,残魂入剑,向梁临说了这些话。但是现在,那道残魂,马上就要消散了。 梁临心中悲痛欲绝。 他召唤昆吾剑,将那道残魂直接扯出。 难以估量的杀伐之气从剑中进入他的肉身,那颗镇压漫天强者的晋帝道心,被腐蚀的产生了数道血痕。 “啊” 梁临痛的喊出了声,难以忍受的不是那肉身被腐蚀之痛,而是那心中之痛! 他心底无尽哀伤,却无泪可流。 泪早就流干了! 他本来以为,自己的一颗心已经不会再痛了。 经历了玄芮陨落,龙羽为镇守域外,肉身化作聚龙阵的变故。 他曾经以为自己一颗心早已麻木,早已形同虚设,可现在,这个名叫宋知岚的冰山,再次把他的心脏刺痛! 她的坚韧,她的温柔,她的骄傲,她的无奈....… 她这被安排的一生让人疼惜,她慷慨为爱赴死之时那份果敢更让人动容。 恍惚之间。 天水城门,就像有红衣舞动,在呼啸的风中手持鼓棒,击出响彻天地的声音。 “大将军。” “凯旋。” 动听的声音就像回荡在那无尽黑夜,婉转流长。 梁临抬头看去。 可不曾看见红衣。 红衣已经消弭于天地之间。 整个天下还有谁,能配红衣! 梁临施法把那道残魂送入如意归元钟里,他手持如意归元钟,嘴唇颤动,小声哽咽:"知岚,到底是我欠你啊!" …… 古画神器之外。 宋鸣就像疯了一样,双眼赤红,身体抖动。 “姐姐.…” 宋皇泪流满面,心中涌起无尽的悲伤。 他哭的完全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他有满腔的痛苦,满腔的无奈无处抒发。 全心全意照顾自己一生的姐姐,就这样以身殉剑,就这样离开人世。 她这一生,为自己这个弟弟肩负了太多,她就像被安排的木偶,被责任一直牵绊着。 她一生都是在无可奈何中度过,没想到最后,居然为了心中挚爱做出这么惨烈的选择。 宋鸣小声哽咽,心中有无尽的疼痛,无人可倾诉。 他扫荡整个天地,成为了实力强盛的帝皇,以自己的力量,让宋家振兴数万年,可他就算再强,最终也难以保护住自己的姐姐。 至亲已逝,即使修炼的再高,也没有什么太大用处了 “姐姐……是我欠你的……是我从前太过幼稚,懂事的太晚,都是我的错 " 宋鸣泣不成声,他嗓音沙哑,有些发不出声音。 画内画外,两个男人看着如意归元钟,心中愁闷,是有些相似之处的。 一众修士心中也是无尽的落寞,无尽的哀伤。 宋知岚的一生实在过于让人痛惜。 她的死,让在场修士都感觉十分沉闷,都感觉十分落寞。 那一身红衣何其张扬肆意。 可她离开时,又是何其哀婉…… 一众修士皆静默不言。 突然之间,一众修士不约而同地看向天外,恭恭敬敬的一拜。 "我等晚辈,敬红衣。" "我等晚辈,谢红衣!" 敬是敬红衣的勇于担负。 谢是谢红衣的以身殉剑。 如果没有往日的红衣以身殉剑,怎么会有现在他们安稳的生活? 就在这一瞬间,整个庞大的九重天宫没有任何声音。 就连玄芮也被宋知岚打动了内心,她眼光闪烁,喃喃自语。 “你配得上我临哥哥。” 玄芮轻声感叹。 又看向如意归元钟。 那身红衣,那个器灵。 她慷慨赴死时的模样,和自己何其相似? 认定一人,做错又如何?错就错了,纵使死亡也没有遗憾。 玄芮心中涌起无法避免的悲伤。 自己现在最起码活着,还能有机会与梁临哥哥再续前缘。 但是那红衣 现在也仍然是器灵而已。 “唉。 “照这么看来,宋知岚是殉剑而死,并不是帝君所杀。” “而残魂之所以在如意归元钟里,是因为昆吾剑煞气太大,会将宋知岚的残魂消耗殆尽,所以帝君才藏在钟里。” “而现在,帝君拿到了昆吾剑,有极大的可能性,那八卦阵也是帝君修补的吧。" 修士们的注意力,重新回到了帝君身上。 重新回到了宋鸣与帝君的深仇大恨之上。 现在一切误会揭开,真相显示出来。 宋知岚就算是为了帝君而死,可帝君的行为,是为了整个天下,也谈不上舍弃,背叛宋知岚。 除了感叹宋知岚的命运悲惨之外。 一众修士更多的是感叹,帝君肩负的一切多么沉重。 宋知岚死时,帝君的心中,又是多么悲痛。 一方是天下,一方是红衣。 他不曾开口解释。 可就是没有出口解释,一众修士才能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帝君那时心中是多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