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偷梁换柱(第2 / 5页)
杨宜安不徐不疾,报出了两位“拟任”人选。
胡为民的笑容忽然僵了一下,眼睛一瞟张光明,发现他也是一样,脸色有点滞窒。
严玉成则和柳晋才对视一眼,心照不宣。
好一招“偷梁换柱”!
这个就是柳俊给几位大佬支的小招数。既然大伙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田文明身上,那么就绕过去好了。另外将容百川提了出来。
这一“战”的主要目标是要拿下大宁市纪委书记的位置,增强柳晋才在大宁市委的话语权。能够上田文明当然最好,一举两得,既增加了柳系在大宁市的实力,又遂了廖庆开重用田文明的心愿。
人老了,都有点恋旧。
田文明追随廖庆开多年,鞍前马后,颇有劳绩。在宝州市任职期间,表现也很不错。廖庆开在退下去之前,给他提拔到更重要的位置上来,也算是对他的一种肯定。
在中纪委蒋副书记的批复件送到廖庆开案头的时候,廖庆开确实非常生气。不仅仅是因为有人和他“对着干”生气,更为重要的是廖庆开了解田文明,这个同志或许有一些缺点,却不会沾染经济和作风的问题。为了争权夺利,匿名举报在前,明文批示于后,廖庆开对这种作法很不认同。
与严玉成商讨此事时,廖庆开甚至一度表示出相当强硬的态度,要强行在省委常委会上通过对田文明的任命。
“我还没退呢!”
这是廖庆开的原话。
说这话的时候,廖书记的腮帮子鼓了又鼓。
廖庆开对严玉成十分信任,基本上有什么话都不瞒他。
严玉成笑着说了些开解的言语。
他对廖庆开的敬重和感激,是不言自明的,雅不愿看着廖庆开在即将到线的时候犯这种“原则性错误”,以致留下不好的风评。
然则给廖庆开开解是一回事,严书记自己的郁闷,只有更在廖庆开之上。
“严柳”一体,固然是严玉成生气的原因之一,但绝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他最主要还是从大宁市的工作开展出发的。很明显,柳晋才在大宁市遇到的阻力比在宝州市大得多,到任一年,还在纠结于班子的内部磨合,消耗了许多宝贵的精力。
这次宁北县班子整个烂掉就是明证。
如果是在宝州市,以柳晋才的掌控能力以及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宝州市七县一区,都绝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只要露出苗头,方朝阳早就挪窝了。
而宁北县在邹清这个市纪委书记的包庇之下,搞出了如此严重的问题。
这个事情,对柳晋才多多少少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严玉成和柳晋才都希望迅速完成对大宁市班子的整合,全力以赴展开经济建设,尽早让大宁市的经济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