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故楚忆歌 > 第一卷 寻觅千年 第五十三章 兰台之宫

第一卷 寻觅千年 第五十三章 兰台之宫(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走入外院内,前后古老的房子为砖木结构,中间是树木,显得是那么幽静和空灵。这真是读书求学的好去处。怪不得楚王的几个公子在兰台,还有楚国招揽的学识渊博的老夫子也都安排在这里,为王子贵族少爷教学。

走在屋檐下的走廊上,还有几只小鸟在树丛中飞来飞去,让人又好似进入了老宅子的后花园,偶尔还能听见几声鸟鸣。

可惜在里面逛了没一会就,让人给赶出来了,因为他们不认识自己,自己也没有通行证。

经过那次之后屈原对兰台宫的向往之情越来越强烈。他也从父亲那里知道了兰台为什么那么森严。

兰台具有为楚国培养人才,传播文化知识的性质,其在整个楚国教育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楚国兰台虽不及齐国的稷下学官,却也是广纳天下贤士,若能为寒门子弟敞开大门,是不是能更广泛的为朝廷招揽人才,

而在那个时代学宫兼具有后世大学的基本要素,是以教育功能为主体,兼具学术研讨争鸣及为现实政治服务功能的高等教育大学堂。

最浩大的稷下学宫绝不是历史上官学的复归,而是在传承中创新,在变革中重生:使官、私学结合,让官学走出官府,成为社会之大学;

在学供的交流、发展,创新、突破,哲学大师的不断成长和涌现,使其真正具有了后世所说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本质属性。

学宫在继承、发展了孔子私学的本质属性和诸多优势的同时,对私学的创新、超越展现在:变一人之教为大师云集的众人之教;变一家之学为百家之学的传承与争鸣;变传授历史知识为主为研究现实、面向未来为主;由个体私学向私学教育联合体性质的实体发展。并以国办官学的形式,积极主动地影响和导引了战国私学的发展方向。

学宫更是是君主咨询问政及稷下学者议论国事的场所。齐国执政者不惜财力物力创办稷下学宫,实行各种优惠政策,招揽天下有识之士,其根本目的就是利用天下贤士的谋略智慧,为其完成富国强兵、争雄天下的政治目标。因为他们懂得“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

齐王向稷下学者咨询国事、天下事,使得稷下学者发挥了智囊团的作用,稷下学宫也因此成为一个政治咨询中心。他又以“微言”说齐相邹忌,敦促其变法革新。齐宣王与孟子曾多次讨论政事,探求统一天下的途径。

(五蠹六虱,严于秦令;唯齐、楚两国,颇有文学。齐开庄衢之第,楚广兰台之宫,孟轲宾馆,荀卿宰邑,故稷下扇其清风;兰陵郁其茂俗,邹子以谈天飞誉,驺奭以雕龙驰响,屈平联藻于日月,宋玉交彩于风云。。。。。。”)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huquge.com。书趣阁_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shuquge.com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