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故楚忆歌 > 第一卷 寻觅千年 第十三章 朝堂觐见

第一卷 寻觅千年 第十三章 朝堂觐见(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屈幺姑:“大姐,说什么呢,小妹在家嘞”。

这时屈幺姑从外面赶回吃早饭,脸颊微红。“诶?昭月姐姐也在。”

昭月:“小妹早”

原来这位是灵均的小妹妹,相传:屈原遗体被神鱼运回秭归,乡民们具衣冠礼葬。墓建成,屈幺姑哭得声嘶力竭,“我哥回“的呼唤声依然不断。她要把饮恨赴渊的哥哥唤回来。乡民们劝她别哭了,说人死不能复生,死者一了百了,活着的还要顽强地活下去,千万别伤了身子。屈幺姑大义凛然,怒斥楚王昏聩,秦军残暴。哥哥既死,妹妹岂能苟且偷生,一头撞在墓碑上。一股鲜血流出.一道红光升起,一只小鸟在红光中展翅高飞,声声呼唤:“我哥回!我哥回!……“秭归从此有了“幺姑鸟“。

(另一传说:当年屈公怀石自沉汩罗后,天震神悲,同情忠臣。长江水神三次托梦给屈原的妹妹屈么姑,说她的哥哥遇了水难。屈么姑三次被恶梦惊醒,感到梦境不祥,后来消息传来,证实哥哥确实在汩罗怀石沉江了。于是第二天一大早,悲痛不已的屈么姑按照千百年来的民间习俗,寻了只小船,在船头立上竹竿,挂了哥哥的衣、冠,装上米粮,请人推了船,把米粮撒进江里,祈求水族不要伤害哥哥的身体;屈么姑沿江上下,来回渡江,为哥哥招起魂来。一边哭喊着,按着古老的招魂程序,举行招魂仪式:“我哥哥哟——回哟哦——”她想,若哥哥真的只是掉了魂,就把他招回来,藏在衣服里,让他穿了,使魂魄复归原体。乡亲们知道了,也都象屈么姑儿一样,纷纷下河操舟,追随她的小船,游江横渡;应了她的歌哭,沿江招魂,还有人跳进么姑船里,帮她划桨桡,撒米粮,摇衣衫、哭一声:“我哥哟——回哟——”大家便应一声:“我哥哟——回哟——”招魂号子,歌哭声韵,水和山应,响彻峡江。突然有人看见对岸石上立有人影,高跳瘦弱、峨冠博带,用竹竿指着高呼:“在那!在那!”众人一看,果然有人影在岸,立即合了划桨节奏高呼:“回,哟!”拼尽全力划向对岸,去迎接屈公。都想自己领先,接他上船,因此,有桨的,用力划桨;无桨的,用力擂船。一时船板“砰砰!砰砰!”号子“在那,在那!”“回哟,回哟!”此起彼伏,响成一片。经过几天的艰苦寻找,大家终于把屈公的魂魄招到了他生前穿戴过的衣冠上。将衣冠装进棺材,为屈公砌成了一座衣冠冢、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屈原墓”。)

屈幺姑回来气喘吁吁,想来一大清早跑出去的。

女媭:“嗯,小妹先去洗把脸,准备用饭,来小月坐这里”

一会的工夫屈幺姑回来,在昭月对面坐下。屈幺姑看起来十分灵动,性格又活泼和屈原的儒雅与女媭的娴静倒也不同。

另一边,楚王宫内,宫人宣布上朝,屈原跟随父亲身后,走向议事大殿,这是一座雄伟高大的建筑,在庞大的建筑群中,如鹤立鸡群。立于阶下,举目仰观,正面四大朱漆圆柱并列,中有明堂内室,左右有房,房前各有阶,右为宾阶,左为阼阶。

到殿门口屈易又叫屈原在门外候着,楚王宣召再进去。

大臣排列整齐两列立于殿中,楚王端坐王座之上,殿外屈原一人安静的立于阶前。

朝堂上楚王问范环:“寡人欲在秦国安排一相,谁可?”

范环:“臣下未知此事。”

王问道:“甘茂入秦为,可否?”

范环答曰:“不可”

王曰:“为何?”

范环说:“史举,上蔡之监门也。大不如事君,小不如处室,以苛廉闻于世,甘茂事之顺焉。故惠王之明,武王之察,张仪之好谮,甘茂事之,取十官而无罪,茂诚贤者也,然而不可相秦。秦之有贤相也,非楚国之利也。且王尝用滑于越而纳句章,昧之难,越乱,故楚南察濑胡而野江东。计王之功所以能如此者,越乱而楚治也。今王以用之于越矣,而忘之于秦,臣以为王钜速忘矣。王若欲置相于秦乎?若公孙郝者可。夫公孙郝之于秦王,亲也。少与之同衣,长与之同车,被王衣以听事,真大王之相已。王相之,楚国之大利也。《战国策》原文)”

朝议一个时辰左右,屈原听见宫人喊话:“宣屈原觐见”

屈原闻声,有条不紊的整顿衣衫入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