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你的企业需要PE吗(1)(第1 / 2页)
企业要想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选择哪种融资方式成为企业家们首要考虑的问题。
你的企业缺钱吗
一、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
1.股东投资
企业成立之初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股东投资。不过,由于中小企业的股东,并不能随着企业的不断扩张而提供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所以,这种融资方式受限于股东的资本积累。
2.银行贷款
银行在中小企业眼中,总有“嫌贫爱富”的嫌疑。原因很简单:中小企业大都资产规模较小,财务信息不透明。尤其是处在创业初期的企业,发展前景不明朗,没有过硬的可以被银行认可的抵押品,自然很难从银行取得贷款。
3.私人借贷
对于发展初期的中小企业来说,亲友间的相互借贷也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但前提是企业家要有很多有钱的亲朋好友。对于没有这一优势的企业家来说,往往会向陌生人借贷,这就容易演变成高利贷。目前,中国温州、江浙一带的私人借贷利率已经达到让人难以接受的程度。除非为了救急,一般中小企业是不适宜走私人借贷这条路的。
4.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不同于经营租赁。融资租赁属于企业的融资活动,而经营租赁属于企业的经营活动。通俗点讲,融资租赁实质上就是将该租赁资产的风险与报酬转移给承租方的租赁;而在经营租赁中,租赁资产的所有权仍然属于出租方。
企业如果需要某项重要资产进行生产经营,但又苦于手边没钱,没有办法购买这项资产,就可以考虑融资租赁的方式。实际上,融资租赁就是一种变相的分期付款,但仅限于企业需要固定资产的情况下使用,所以使用范围有限。
二、不同阶段的缺钱问题
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阶段,但都会面临一个相同的问题:缺钱!下面就让我们看看企业在不同阶段遇到的缺钱困扰。
1.种子期及初创期——融资困难
对于一个刚刚创立的企业来说,首先会遇到的问题就是融资难。
此阶段的企业的主要特点是风险大。当企业处于种子期时,其各项制度还在完善,产品还在研发,各种的不确定性导致处在这个阶段的企业面临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都是最大的。度过种子期,进入初创期后,企业的产品虽已研发出来并向市场推广,但由于企业在销售、管理等方面还缺乏经验,风险依然很大。
在这个阶段,企业的经营业绩很难在短期内见效,现金也无法较快周转,同时面临着无法获得银行贷款,也无法在短期内上市融资的现状。但是,这并不代表这类企业没有发展潜力和前景。对企业充满信心但为资金一筹莫展的企业家们,你是否想到PE融资了呢?天使投资(Angel Capital,简称AC)就属于这种“高风险、高投资回报”的投资企业发展早期的PE投资基金。
2.发展初期——成长趋缓
对于能够平稳度过初创期,并“立业”成功的企业家们,我们不能否认这源于他们自身的资源、智慧、胆识与机遇。在度过了初创期,取得了一定的利润、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后,每一个企业家都希望自己一手建立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但这时企业又遇到行业内的竞争、发展资金的瓶颈等问题。此时,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注入,那么就会导致企业原地踏步、成长变缓。
在这个阶段,企业家的资本积累还不足以支撑企业的扩张,不足以支撑企业家们进一步实现梦想,此时寻找创业投资(Venture Capital,简称VC)就是最优决策。
3.高速扩张期——融资不畅
处于高速扩张期的企业,不但要扩大生产,还要开拓市场、建立营销体系,此时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如果你的企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具备高成长性,不仅需要加大对产品研发和产能的扩张,还要挤掉竞争对手,那就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持;如果你的企业属于传统行业中的制造业,想要稳占自己的市场份额,那就要增加生产和销售,而高速扩张往往在增加风险与销售量的同时,使应收账款也快速增长。如果赊销的账款不能及时收讫,那么赊购的账款也不能及时支付,这样就极容易导致资金供应链的断裂,使企业处于不利地位。
在这个阶段,民间拆借与私人借贷,对于企业所需的扩张资金来说,往往是杯水车薪,所以,企业可以寻求能够提供足够资金支持的PE投资基金的帮助。
4.发展中后期——财务困难
对于“不举债的企业不是好企业,举债越多带来的杠杆利益越大”这句话,很多企业家可能会持完全赞同的态度。企业的发展壮大可以获得较为宽松的银行资金借贷环境,容易导致企业过度举债。
殊不知举债融资是一把双刃剑:合理、必要的举债,是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资源,如果资金运用得当,能有效利用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而过度的举债,不仅超出了企业的负担能力,更会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深陷财务危机。如果债务到期企业不能如期还本付息,就会损害企业信用,严重时还会被债权人申请破产。
无数的成功案例证明,PE融资在企业成长中所起到的资金支持作用是不容小觑的。所以,作为中小企业的创始人或管理者,在遇到资金困难时,可以试着去选择PE融资,或许它能让你摆脱困境,使企业的发展更加顺畅!
“百度一下,不就知道了!”
当你有什么问题左顾右问不得而知时,周围的人总会对你说:“百度一下,不就知道啦!”
据说,在中国,每三个人中就有两个人在使用百度。提到百度,就总会想到一系列的词语:李彦宏、纳斯达克、传奇……2005年8月,“BIDU”在纳斯达克股票市场闪亮登场:27美元的发行价,跳空高开66美元,接着一路狂飙至151美元,当日以122美元完美收盘。公司总市值在开盘第一天就逼近40亿美元,涨幅高达近354%。百度成为纳斯达克有史以来在首日发行价涨幅最大的非美国公司,成就了一段传奇故事。当日,美国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不间断地打出“欢迎百度”的字样。
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一夜之间从一个无名小辈成为亿万富翁,他的企业从一家小公司一路成长为纳斯达克的传奇。在百度的征途中,一直伴随着他和他的公司的一个重要的力量就是PE投资基金。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几轮私募资金源源不断地适时注入,为百度上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百度的成功,为正处于成长中的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突破资金瓶颈提供了生动的示例。
百度的成功不仅源于李彦宏的眼光与信念,更因为他能够看到当时PE融资的“闪光点”。这不仅给公司带来了大笔资金,同时也为公司的成功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