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第一场(第2 / 3页)
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近视看做小学生考高中难度的题?
也因此,他才感慨‘真行’,没带一点花哨,是真行!
没急着做题,李川打算先浏览一遍试卷。
如果每道题都是这种难度的话,根据试卷的厚度,他感觉需要理智取舍一番。
因为三个小时的考试时间肯定不够,得抓大放小。
成年人,经历过社会打磨,比孩子更成熟,知道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
十几分钟,李川悄悄叹息,“还真都是这种难度啊。”
根据他的观察,后续的试题虽然不全都像第一题那样,涉及到宇宙物理规则,或者先进科学技术,但其中所包含的常识仍然纷繁复杂。
就比如一道关于足球比赛的试题,其中包含了射球角度、防守人员的绝对防御面积等等。
既然现实如此,李川也就放弃了十全十美的计划,老老实实地使用前世高考时锻炼出来的技巧。
性价比高的先做,低的放下;简单的做,难的先放下;分高的先做,分低的先放下;基础的先做,绕脑的放下。
如此一番抉择后,一套复杂的试卷就显得乱中有序。
不同的试题,根据各自的特征,都有自己的标签。
就好像前面重新排了一个序号,李川就照着这个序号依次完成着试卷。
……
而就在李川‘沉迷’在国赛试卷时,场外的一众人也跟着心焦。
“看到没,那些学生头上都冒汗了,是不是这次试卷难一些啊?”
田英观察细致,隔得老远都能看到坐在靠外位置考生的面部情况。
不过韩辉摇了摇头,解释道:“小学数学竞赛开办时间不长,而且每年都有变化,所以不一定是难度提升,也可能是出的题和以往的不一样,才导致他们的紧张。”
“那小川呢,如果变化太大,他能适应吗?”
田英并不关心其他人,而是直接问起了儿子的状况。
可昨天韩辉也只是照着以往的题型出的试题,并且李川以前又主要是自学,他哪里能知道具体状况。
但也不想让学生母亲紧张,于是安慰说道:“小川天赋非凡,自学能力很强,只要镇定下来,就算题型偏了一点,他也应该很快就能适应过来。”
“希望如此。”
顾迪在旁边默默为堂弟加油。
他作为家族的唯一本科大学生,非常清楚这次比赛的意义。
如果说高考是人生的一道龙门,越过则开启新天地,那么这种国家竞赛就是跃龙门时的助推器,能极大地提升最终跳跃的高度。
而且,不同于自己这种‘天资平平’的家伙,李川堪称是少年神童,如果发展得好,那么未来成就绝对远超他。
顾迪其实对堂弟非常有信心,甚至信心程度超过田英、古菲以及韩辉。
毕竟,他是亲眼见到过对方真材实料的。
不过有信心归有信心,他心里对这场比赛却仍然很紧张。
因为,其他参赛者接受的教学条件,真的比堂弟好太多了。
如果放在同一起跑线上,光凭天资比赛,那他一定百分百信任李川。
但现实终归是现实。
人家已有的优势凭什么不用?
或许在他们看来,实力也是天赋的一种,毕竟都是从出生就注定会有的不是吗?
……
不管其他人怎么看,怎么想,此时都不会影响考场内的李川。
在粗略浏览一遍后,他先将所有试题做个归纳,默默排序后开始了做题。
前面一半的做题时间都很轻松,李川悠闲又放松地一个个完成着。
甚至还有时间观察一下前面的赵灵。
小姑娘年级虽小,但气势却很足。
虽然时不时也会被难题困得直皱眉头,但从对方面部表情上看得出来,她总体上心境还是很稳的。
看来,即便在这种新颖题型上,她也很有实力。
稍微观察了一下,顺便放松眼睛,然后李川便在走过来的监考老师的提醒下,埋头继续做起了试卷。
开头简单,不过后面却不尽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