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擒贼先擒王(第2 / 3页)
周遭都是些胆小怕事的商贾,哪个愿意上前?
眼见着那三个鞑子趾高气扬地就要走远了,掌柜的忽然一发狠,摸起身边的一把扫帚,咬咬牙道:“小老儿不活啦!我跟你们拼啦!”
说罢,他高举着扫帚,踉踉跄跄地朝那三个鞑子跑去。
三个鞑子听到他的声音齐齐转过头来,停在那里对着他嘿嘿冷笑。
掌柜的看着他们那丑陋而又凶悍的神情,一时又变得胆寒,禁不住连连后退,直到撞到一块坚硬的胸膛。
掌柜的一回头,发现一个年轻人正笑容和煦的望着他。
刘戎微笑着扶稳掌柜的:“老人家,到底是什么情况?”
掌柜的神情悲愤,颤抖着用手指着当面的三个鞑子,愤恨道:“这伙鞑子要到店里来买布匹,可是他们没有钱,就说要拿珍珠来换。可他们明明给我的是劣珠,却偏偏说是上等的东珠,硬要换店里三捆上好的苏州丝绸,小老儿不答应,他们就硬抢。”
说完,掌柜的从怀中掏出一颗珍珠,捧着朝围观的人展示了一圈儿,道:“大家看看,就是这等珠子,能是东珠吗?”
东珠又称北珠,是产于东北水域的天然野生珍珠,质地圆润硕大,色泽晶莹透彻。
它产于湖海深处的大蚌内,每年十月份珠蚌才大熟,但坚冰数尺,人无法凿冰取珠。当地有一种天鹅,专以珠蚌为食,食蚌后将珍珠藏于嗉内。
而海东青又有以天鹅脑浆为食的习性,所以一些女真人就训练海东青捕捉这种天鹅,由此才能得到这种珍珠。
可见东珠得之何其不易,因而也弥足珍贵。
刘戎也顺眼瞧了一下,只见那颗珠子扁扁乎乎的,色泽昏暗,个头也小,放在后世,五十块钱也没有人要。
但现如今人工蓄养的珍珠还不发达,市面上珍珠少,这颗珍珠虽然大小、品相都不好,但物以稀为贵,倒也能值几两银子。
不过要说换足足三大捆苏州丝绸,确实太过了。
那三个鞑子见刘戎有想出头的意思,就转身回来,目光不善地盯着他。
“小子,怎么你要给这奸商出头吗?”
李子权见状呵呵笑了两声,不着痕迹地挡在刘戎面前,偏头对福禄道:“我听说在我们广宁马市,私自贸易的鞑子都被像狗一样撵的到处乱窜,怎么到了这辽阳,反而嚣张起来了?”
福禄也笑眯眯的:“可能辽阳的鞑子头比较铁,要不你称量称量,看看跟太平堡外面的有什么不同。”
为首那鞑子听了大怒:“简直找死!”
他将腋下的丝绸交给身边的伙伴,转过身就是一拳头朝李子权砸了过来。
李子权能被挑选出来充当刘戎的亲兵头子,个人武艺自然在全大新堡都是数一数二的。
只见他身形微微一偏,任那鞑子的拳头从他脖颈前打过,身子一转然后抓住鞑子的胳膊,顺着他的力道便是一个过肩摔。
鞑子狗熊一样的身躯重重摔在地上,霎时扬起一片尘土。
围观群众见李子权一个不甚健壮的汉人竟也能这么神勇,纷纷大声喝彩起来。
那鞑子晕头转向地爬起来,还未站稳脚跟,李子权又是一个扫堂腿,山丘般的鞑子仰面朝后一倒,又是轰的一声。
围观人群的笑声更大了。
剩余两个鞑子见自己人吃了亏,放下丝绸就要过来帮忙。
刘戎这回出来,身边恰巧只带了李子权和福禄两人,其中福禄又是个没有战斗力的。
他见那两个同样壮硕的鞑子过来,再动起手来,担心自己这边吃亏,快步走到倒地的那个鞑子身边,一把从后面抓起他头顶脏兮兮的小辫,将的脑袋拉起来,右手上一柄锋利的匕首便是抵在他的咽喉上面。
锋利的刀刃微微往里一划,那鞑子粗壮的脖颈上顿时便流出一道嫣红的鲜血。
正要过来助阵的另外两个鞑子立马停了下来。
“老实站在那里别动,等官府的人来了跟店家一起去过堂,是非区直,到时候自有公论!”
刘戎紧紧握着匕首,脸上还是笑意盈盈的,看向那两个鞑子的眼神却是分外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