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祝词会(第2 / 3页)
刚进入旧堂,映入众人眼帘的,是一条羊溪小道,小道并不长,只有一百多米,其后方连着数十栋红色的古式建筑。
每一栋建筑前,都立着一块石碑,石碑上则刻有“礼部司”、“武部司”、“户部司”、“吏部司”、“法部司”等等字样。
显然,要报考不同部门的考生,需要进入不同的建筑内参考。
而在羊溪小道上,一左一右站着两名长得一模一样的少女,分别穿着红色与蓝色的裙子。看他们的打扮,应该是哪里的侍女。
左边的少女,手里捧着一个圆盘,圆盘内装有不少锦囊。
一众考生进入旧堂后,马上就能看到这两名少女。而大部分的考生,都没有觉得惊讶,皆是带着期待的神色停下了脚步。
短短一小会儿,两名少女的前方,都已经被考生挤满了。
大部分考生的目光,全都集中在左边那名少女托着的圆盘上。具体来说,他们看的,全都是那些锦囊。
罗贤事先做过功课,自然知道他们期待的是什么。
京考在正式开始前,还有一个环节,唤作祝词会。
这个祝词会,对考生来说,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等着就行了。
但是,祝词会对很多考生来说,可能比京考本身都要重要。过往的京考中,不乏有考生因为祝词会的影响状态拉满,考得远超自己预期。但也有考生在祝词会上一蹶不振,最终名落孙山。
当然,会因为祝词会心情极端沉浮的,也只是少数考生罢了。大部分的考生,只能做个看客。
祝词会的本质,是为了激励考生们举办的。其内容,就是燕京一些有声望的才子佳人们,为其指定的京考考生献上祝词,为其加油鼓励。
而近些来来,祝词会渐渐变了味道,从单纯的鼓励,演变成了传达爱意的场所。
很多美好的姻缘,都是源自于祝词会。
当然,有机会在祝词会上献祝词的,定然是在燕京贵族圈内有一定档次的大小姐或少爷。
在座的一众考生都这么期待的原因,自然是他们都隐隐期盼着被哪位贵族小姐或少爷相中,一朝飞上枝头变凤凰。
待到所有考生都进来以后,两位少女齐齐鞠了一躬,仿佛事先准备好的一般,一并开口说道:“各位京考考生,我们的小红和小蓝,此次的祝词会,由我们为大家宣读祝词。”
“竟然是青姑娘和蓝姑娘?真是意想不到……”
“看来,这次的祝词会很有排面啊!”
“有没有可能,祝词里有青姑娘或蓝姑娘亲自所作,所以让他们来宣读?”
“哈哈,你想多了,这怎么可能?”
“不过,我觉得肯定是有大人物作了祝词,这才能让青姑娘和蓝姑娘来念祝词。”
听到周围的议论,罗贤有些纳闷:“这青姑娘和蓝姑娘很有名吗?”
在他身边的应熊白了他一眼:“兄弟,你不是吧?你连青姑娘和蓝姑娘都不认识?”
“她们很有名?”
“哎,不知道说你什么好……”应熊摇头叹息。
“我初到燕京,对燕京的大人物们不是很熟。”
“好吧,那我跟兄弟你说一下吧。青姑娘和蓝姑娘,可是华安公主的侍女!”
“华安公主我知道,燕京第一美人嘛!但她们只是侍女的话,不该引起这么大的骚动吧?”
“华安公主的侍女,岂是一般侍女能比的?别的不说,光是她们两位在做华安公主侍女前,便是有名的贵族大小姐了!而她们成为华安公主侍女后,不但地位显著提升,在公主身边耳濡目染之下,才华也在燕京大小姐中极为突出,可谓是真正的名流。”
“原来如此。”
“不过,这次的祝词,好像有点少啊……”
“以往很多吗?”
“虽然有资格送祝词的人不多,但是这毕竟是京考,按照惯例来说的话,应该至少会有三四百之数,但看圆盘内的锦囊,分明只有数十个,这数量未免少得太离谱了!”
周围的考生,自然也发现了这一点,便开始沸腾了起来。
“对啊,为什么这次祝词这么少?”
“莫非是提高送祝词的标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