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吴昌硕(第1 / 1页)
鹤漓居
青砖檐瓦,木雕花窗
鹤漓居是书生们经常去的酒楼。
中庭太湖石上空,以六边形为骨架,双双拉下细绳,细绳上悬空展示六幅字画。
沈贞的《竹庐山房图》
杜琼的《友松图》
朱德润的《林下鸣琴图》
唐艾的《荷花图》
姜泓的《水仙茶梅图》
王素的《梧桐仕女图》
以上字画均是漓水书院最出色的学生曾经的笔墨,其中沈贞已位居当今户部尚书。
漓水书院在岭南道也算小有名气,因着收费相较低,有不少书生都慕名而来,特别是经济不是特别富裕的书生。
书院为此还提高了门槛,只录取符合条件的书生。
漓水县的县令因着此事特别头疼,一方面这些书生确实增加了漓水县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求学导致他们县的录取名额一年比一年少。
漓水书院清楚这样下去县令不会坐视不管,所以主动跟县令商谈过后,县令手里可以有两个推荐名额,同时漓水书院每年还会录取漓水县前五名学生。
考试都是统一的题目,先是全部进行统一排名,选择前二十名的学生。确认名单后再单独把漓水县学生的成绩集中再进行排名,选择前五。
学院每年只录取二十五名学生。
如果漓水县的学生有排在前二十的,则抽出,统一排名的名额将递推下一名。
前者排名是方便书院进行天地玄黄的分班,后者是地方保护政策。
柱子的小叔当初是以统考第二名的名次进入漓水书院。
此时,学生们正在鹤漓居谈论邸报上的一个消息。
内阁大学士辞官退隐。
吴昌硕,内阁大学士,官居从二品,他的一身非常传奇。
十岁童生,十三岁秀才,十四岁举人,十五岁进士,十六岁状元,入翰林院不到三年,外放至桂林郡,五年时间因卓越的政绩破格升入内阁,三年时间成为内阁大学士,现任职不到一年,居然辞官退隐,递交辞呈的第二天,吴昌硕就离开京城,失了踪迹。
细数下来,吴昌硕今年才二十八岁。
如此风云人物,是每个学生心中崇拜的对象,也是争相超越的对象。
一个月后
岭南道
官道上,一辆马车慢悠悠的行走。
“少爷,这有一条岔道,我们该走哪条?”
节骨分明的手掀开车帘,三息后,低沉磁性的声音传来,“右”。
王家村
晒谷坪
苏娴用木头做的钉耙,慢慢把堆积的稻谷推开。
平铺在晒谷坪上,保证大部分的稻谷都能充分得到太阳爷爷的关爱。
三小只扎乖巧地坐在在堆积的稻谷堆旁,两腿成倒八字型,小手扒拉着稻谷,把里面细碎多余的稻草捡出来。
柱子远远就喊了苏苏。
苏娴停下手里的活,等着柱子过来。“柱子哥哥?”
柱子弯腰双手搭膝,深深喘了口气,“爷爷让我过来叫你木子哥哥过去。”
“里正爷爷有说是什么事吗?”
柱子摇摇头,“我只知道我们家来了两位客人,爷爷跟他们聊了会儿就让我过来叫木子。”
苏娴得了想要知道的消息,看向木子他们的方向道,“木子哥哥他们还在那边打谷子,我带你过去。”
柱子摇摇头,“不用了。我认路,我跑过去就行了,你先晒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