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过不完的夏天(第1 / 2页)
我爸只是进来给我送水果,我一边捋顺自己的鸡窝头一边朝他解释:“爸,我就是写作业写的有点困,活动活动筋骨。”
我爸是那种典型的爸爸,好爸爸是什么标准他就是什么样的,生活上亲切和蔼,很少插手我和我姐的琐事,家里日常的事情我妈负责打理,他的全部任务就剩下了挣钱。
记得我妈和我说过,年轻时我爸很能玩,也会玩,是家里的孩子王,励志要将自己的下一代也培养成孩子王。结果他的后代变成了我和我姐,一个自小端庄得体,一个烂泥扶不上墙。
导致我爸整天对着电脑游戏互诉衷肠,年轻人玩什么他就玩什么,比我和我姐跟得上潮流。
而作为他寄予厚望的后代,我这个95后的游戏生涯仅限于4399的换装小游戏、贪吃蛇、俄罗斯方块和挖金子,唯一时髦点的就是摩尔庄园和初中时风靡全班的愤怒的小鸟和植物大战僵尸。
小时候和我姐玩双人版挖金子的岁月,是我们两个相处最为“和平”的日子,我姐负责抓钻石我负责抓老鼠,好几次仗着年龄小有老妈做靠山硬要花钱买幸运草,结果一个大礼包也抓不上来,而且我这人还猴急,抓到石头无论大小通通扔炸弹。
后果是我姐差点炸了我。
而对于植物大战僵尸的后果就简单多了,苏正阳曾一眼看穿我。
“一看你就玩过植物大战僵尸。”
“你怎么知道?”
“因为僵尸吃掉了你的脑子。”
琐事上我爸管不了我和我姐,但是在所有的大事面前他又是一个威严的爸爸,涉及两个女儿人生和未来的问题,他总是喜欢问问我们的意见,再提出自己的意见。
初中他建议我去徐阳初中。
高中他建议我去二中。
文理科他建议我学理科。
我和我爸的看法基本相同,如有不同他会选择尊重孩子的态度。
所以我不知天高地厚的来到了桦实。
有时候我也在想,这也许就是我爸的一种家长智慧——我给予你选择的机会和真诚的建议,让你决定每一步的方向,未来真正掌握在你自己手里,无论是好是坏都要学会承担。
我爸放下水果,看了看我桌上的练习册,问道:“晨晨,你想去实验班吗?”
我斟酌着回答:“我......想啊,实验班的老师都是资深老教师,教学力量肯定比普通班要好,不过我应该考不上。”
“那你觉得,徐高普通班和桦实实验班相比,哪个更好一点。”
我一下子没反应过来:“爸你什么意思。”
“只是随便问问。”
“应该差不多吧。”我琢磨着看了看他,“历年徐高普通班的最高分都能赶上桦实实验班的最高分。”
我隐隐猜到了我爸问我这些话的意图,林城各个高中的学生分为三类,正取生、择校生和协议生。
正取生是真刀真枪凭着成绩考上的,择校生是考上了择校分数的人,可以交择校费入学的,而协议生是指学籍放在其他学校去好学校借读的人。
虽然成绩一直没有看点,但我还真是桦实的正取生,学校明媒正“取”进来的。
每到高三,就是一场转学热潮,但凡有点能耐的家长都会削尖了脑袋为孩子谋出路,徐高自然是首选。我之前的成绩不上不下,但如果能保现在的成绩,倒也能在徐高立足。
万一保持不住,则分分钟变成炮灰。高三转校去徐高这件事情,我是从来没有想过的。
“爸......你不会是想......”
“这事不着急呢。”我爸摸了摸我的头,示意我别激动,“徐高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都比桦实要好很多,按照你现在的成绩,爸爸是希望你去徐高闯闯,当然了,这也要看你期末考试的情况。如果你想去的话,爸爸可以帮你找一个合适的老师......”
“爸。”我急声打断他,“我不想去徐高。”
我爸看我一眼,没说话,抬头等我的解释。
我自然不能说真话。
“其实我就是觉得,我现在成绩也不是很稳定,贸然换学校......我,我也适应不了,而且徐高离咱们家这么远,如果住宿又要认识新的舍友......也挺麻烦的。而且我姐不是说过吗,我的性格不适合徐高......这事儿就算了吧。”
我爸问:“你真是这么想的。”
这不是真话,但也不是假话。徐高的确让人心动,光饭菜可口的食堂就够吸引我了,但我也要掂量着自己几斤几两,桦实充其量是遍布虎狼的森林,徐高则是活生生是侏罗纪公园,我现在的成绩,不过是个中等生。
谁不希望自己的日子过得舒服点。
而且,我连分班都不愿意,怎么可能愿意分校。
“那好吧,这事以后再说,不过你也多为自己打算,改变主意的话就跟爸说,爸给你想办法。”
我鼻子忽然有些酸。
我拥有全天下最好的父母,事事为我着想,做什么都遵从我自己的想法,转校去徐高哪是说说就能办到的事情,不知道我爸陪人喝了多少酒,才有底气跟我提这件事。
他一直是个稳妥的人,没有把握的事情从来不做,就像我姐。
而我呢,我有把握的事情是什么?
是成绩、实验班、未来、还是苏正阳?
我忽然悲哀的发现,我现在抓在手里的一切,每一件都是张开手就能消失的东西,拿不出手,无论是成绩,还是苏正阳。
我没有不确定。
实验班的事情让班里的气氛紧张起来,一时间什么情绪都有,乱糟糟的盘成一团压在教室的天花板上。
十拿九稳能去实验班的学生,也会有着百分之九十九的自信外百分之一的惶恐;有着六七成可能的人拼命折磨自己,每个人都朝着林亦博式作息发展;几个和我一样进步幅度大的人同样陷入胶着,徘徊在一百名左右的人嫉妒,徘徊在倒数一百名的人不屑,朋友分别情侣离散,压力背后还有不舍。
大多数毫无希望的人,也都被实验班的前戏一脚踹进了现实,我们即将高三,高三了,不能再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