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手链(第2 / 2页)
一班的口号是“青春飞扬”,二班的口号是“青春辉煌”,八班或者九班是“青春无悔”,换汤不换药,十一班口号和我初中班里的一模一样,一看就是两个班体委打开了同一个百度页面。
我从初中开始跑操,已经习惯了。
有的老师的训斥相对客气,照顾学生的脸面,比如“第一排慢点,别着急,不用去追前一个班”;
“一的时候踩在左脚,二的时候踩在右脚,注意听体委口令”;
“坚持不住就下来,歇会儿再跑”;
“天太热了大家在坚持一会儿,马上就结束了”。
以上这些我的确听到过,占比百分之五。
剩下百分之九十五的老师都是“正常”的。
比如“那个谁,你是是眼瞎吗你,看不出来你跟别人不在一个横排面上啊”;
“都给我把精气神拿出来,现在是装死的时候吗”;
“我再说一遍,喊口号声音要大!你们下课不是挺闹腾的吗”;
“用眼角余光看着点你们左右的人,三排!我就说你们呢,没长耳朵啊”!
跑操会有学生会的人清点人数,不上操必须和班主任请假并且上交假条,桦实老师各个都是铁面无私的主儿,自带兼具测谎功能的眼珠子,上不了台面的浮夸演技难以蒙混过关。
装肚子痛的脸上没点汗水是没用的,装发烧的办公室里有各种样式的体温表,脚踝扭伤的请和叉叉一样开具医院证明,女生月经也不是“正经”请假理由,通情达理的班主任可能会勉强放行,要看命数。
曾经我在上厕所时听到隔间的女生哭着和同伴抱怨,她痛经痛的满脸苍白,实在受不了去和班主任请假,外号“南极”的男班主任大手一挥——没事,跑跑就不疼了,她跑完整个人全身都湿透了,几乎脱水,是被同学搀回座位的。
集合铃声响,我和舍长赶紧冲下楼,在大厅撞见了不紧不慢的苏正阳,一看表,集合时间还剩下两分钟,连忙伸手拉动着他跑起来。
“松松松松手,这没跑死先被你勒死了。”苏正阳扯开自己的领子,露出里面白色的体恤衫领口。
“拉上,操场上全是检查的,你怎么就不知道长记性呢?”
根据校规,校服外套拉链需要拉成一字领,即领口和边角形成一条直线,苏正阳曾经因为这件事情被抓了三次。
他沉重而不耐烦的叹了口气,到底还是拉上了。
我们气喘吁吁的跑下大厅,然后堵死在最后一段楼梯上,身前乌泱泱的人群像是沙丁鱼罐头,堵得水泄不通。
“你看,跑那么快有什么用,还不是得等。”苏正阳依旧一副不着急的样子,他不着急我着急,被抓后要当着全校师生的面罚站,多丢人。
“有什么丢人的,站那么远,他们哪知道我是谁。”罚站过很多次的苏正阳大言不惭,“真的,站着也比跑操好,不累。”
不怪我一直怀疑他是故意迟到的。
苏正阳之前上的学校氛围融洽,不搞拉练,课间操大家散步去操场,做完操再散步回教室,中途还能去小卖部买瓶饮料解暑,愿意吃冰淇淋也可以,只要不乱扔垃圾。
导致苏正阳一直没学会当沙丁鱼,经常跟在人群之后,等混乱的人群散尽才出现,一出门就被负责计时的老师扣在操场上——罚站。
对此老班深恶痛疾,罚站是要扣班级量化分的啊,但是苏正阳振振有词,不能挤啊,全校几千人,万一发生踩踏事故谁负责?老师吗?学校吗?生命重要还是跑操重要?
我敢说从来没有学生敢这么和老班说话,这么理直气壮,这么讲理,这么无辜的拽。
老班在这个上升到生命健康的问题前目瞪口呆。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罚站要站操场边缘,我在队伍外侧,每次路过都要顶着通红的脸蛋和被风吹的极丑的头发,还有一脸狰狞的表情。
于是我只好每天扯着他的袖子逼着他快走,很多次,我一脸急切的拉着他跑过同样在下楼的老班时,都能从老班脸上读出洋溢的感激之情。
我是拯救了量化成绩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