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恭亲兰池(第1 / 1页)
…… 毓秀馆。 “一个年轻的寺人竟然敢假传太子妃娘娘的命令,这是何等的大胆?”俞夫人自语着。 青铜烛台上的红色蜡烛发出荧荧的光芒。 俞夫人不悦地望着一旁的一个宫女,冷哼道:“将这宫室内的所有红色蜡烛换成白色蜡烛。这红蜡烛的光哪里有白蜡烛的光来得亮堂?” 那宫女为难地说道:“夫人,今天是殿下和绾夫人大婚大典的日子,内务府说了,这蜡烛啊,一律用红的,不能出现一根白的,否则——” “哦?否则会怎么样?”俞夫人挑起眉毛。 “否则会不吉利,怕是要遭了天谴呢。”那宫女胆怯地小声道,唯恐自己的回答会引得俞夫人不满。 “不吉利?天谴?”俞夫人冷哼,嗤笑道:“人定胜天,哪里来得不吉利,哪里来得天谴?我命你换,你就换,若有天谴,尽管报应到我的身上。” 那宫女从一个龛盒里取出一些白色的蜡烛,缓慢地朝一青铜烛台走去。 一人走了进来,那人冷冷地看着宫女,呵斥道:“腊梅,你出去——” 被叫做腊梅的宫女畏惧地朝来人,俯身,道:“是,钱嬷嬷,腊梅这就出去。” 来人正是俞夫人的亲信,钱玉钱嬷嬷。 待那叫做腊梅的宫女出了宫室,钱玉迅速将房门关闭。 几步走到俞夫人的面前,钱玉跪倒在地,恼恨地说道:“夫人,那公子武稼并没有携着绾歌到我们约定好的接应地点。我们——我们被他——” “被他骗了,是吗?我们被他利用了,是吗?你在惶恐,万一他向俪夫人或她人提及我们吗?”俞夫人说道。 “夫人——”钱玉抬起头来,困惑地望着俞夫人。 俞夫人站起身来,拿起那叫做腊梅的宫女放在大案上的十几根白色蜡烛,边将红蜡烛替换成白蜡烛,边道:“万物万事都是不可控的,我们早该料想到他是一个王孙,他怎么可能放弃这样的荣华富贵呢?我们早该料想到绾歌有可能拒绝跟随他逃离王城——” 一根根白色蜡烛点燃了,宫室内明显亮堂了许多,同时也冷寒了许多。 “现在该如何是好?他知悉了一切,我们的目的完全被他所掌握,万一——”钱玉忧虑地说道。 “万一什么呢?万一他向大王和殿下告发我们吗?别忘记,若是真的告发我们做了许多搅扰王室清静的事情,若是真的告发我们曾密谋助他和绾歌逃离王城,那也就挑明了他和绾歌两人之间的关系,他敢吗?他有勇气将这天大的秘密说出来吗? 不顾及他和俪夫人的性命,他也要为已经成了殿下姬妾的绾歌考虑。”俞夫人笃定地说道。 “但现在他已经完全知悉我们的图谋,万一他改变了想法,想争夺嗣子之位,我们必然成为他眼中的绊脚石,最大的居心叵测的敌手。”钱玉道。 冷哼一声,俞夫人转过身来,道:“谁被立为嗣子,谁就会成为未来的大秦太子,谁就会成为未来的大王,试问,这王城内的王孙吗?有哪一个愿意舍弃这样的机会? 他不过是早早知道了我们的图谋。”俞夫人自信满满地说道。 一根银簪子,轻轻拨动蜡烛的火捻。 凝望着白色的火苗,俞夫人道:“我倒是对那个假传了太子妃娘娘命令的年轻寺人有意,他绝不是看上去的那么柔弱。” 俞夫人的眉头渐渐拧了起来。 “是何人散布的东瀛浪人进王室的假消息,使得殿下等人悉数赶往了芊云馆?” 缓缓转过身来,俞夫人凝望着老宫女钱玉的双眸,认真地说道:“为什么一定要将人吸引去芊云馆呢?这人与众夫人有大仇?” 老宫女钱玉惶恐地说道:“钱玉愚钝。” 轻轻将老宫女钱玉搀扶起,俞夫人握住钱玉的手腕,认真地说道:“任何人企图谋害我俞夫人,都将受到百倍,千倍,万倍的折磨。” 老宫女钱玉朝地面望去。 …… 翌日,兰池宫。 一身华丽衣裙的绾歌跪倒在红色的织毯上,跪行到华阳夫人面前,将一茶盏双手托起。 “绾歌给太子妃娘娘敬茶——” 华阳夫人俯首望着眼前这个娇媚的人儿,一阵恍惚。 昨夜的洞房花烛夜,这娇媚的人儿和安国君定然多次颠鸾倒凤,殿下安国君定然搂抱着这个柔美的人,激动万分。 若不是今日是这小贱人给众多姬妾敬茶的日子,若不是眼下,众多姬妾携着各自的子女在这兰池宫内等待着这个王城内最小的夫人敬茶,若不是此时安国君就坐在自己的身旁,自己真想将眼前这个柔美的小女子推到在地,令人拖了出去,投进渭河。 恨,恨—— 曾以为自己不会嫉恨,曾以为自己可以大度雍容地端坐兰池宫,置身事外地看着众多姬妾将嫉恨的怒火撒向这个得了安国君盛宠的小女子,然而,自己真的败了,败给了自己。 轻轻接过茶盏,缓慢饮用。 “这茶水就如绾妹妹,人虽小,却清澈得恨,人啊,良善得很。”华阳夫人道。 跪在地面上的绾歌故作谦恭地说道:“绾歌谢太子妃娘娘娘赞赏。” “你也别左一个太子妃娘娘,右一个太子妃娘娘了,既然正式入了兰池宫,你就是咱们姐妹的一分子,今后,你尽管称呼我为姐姐,即可。”华阳夫人亲切地说道。 “绾歌谢姐姐怜爱。”绾歌认真地说道。 坐在华阳夫人身边的安国君满意地点了点头。 四十多岁的他没有想到这个小女子不但在床上对自己温柔体贴,在众多姬妾面前,也是温和的一个人儿,毫无寻常女子得了宠溺后的飞扬跋扈。 安国君朝一侧望去,自己曾经宠溺的那个颜夫人正坐在织毯上,焦躁不已。 安国君摇了摇头,同样都是芳华,同样都是柔美的可人,但只有绾歌最得自己真心,识得大体。 绾歌从地上站起,接过一个宫女递送过来的托盘,缓步朝庄夫人等人身边走去。 托盘上放了许多茶盏。 今日,这些安国君的姬妾们饮下自己奉送的茶水,也就算认下了自己这个“妹妹”——安国君名正言顺的姬妾。 当走到俪夫人身旁,绾歌的心剧烈跳动起来。 那个站在俪夫人身后的,身穿素雅衣裳的年轻男子不正是自己心心念着的公子武稼吗? 不敢看向公子武稼,心似滴血的绾歌端起托盘,面朝俪夫人,柔声道:“俪姐姐,绾歌向您敬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