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重任(第1 / 1页)
算是,全了父子一场的情分,看在父子的情分上,明昭帝可以对程文硕做这样的例外,对于谢安和楼敬业等人,则是严惩不贷。
明昭帝让川夏一边磨墨,一边落笔,这一次,可是真真正正的要诛了谢安和楼敬业的九族。
竟然撺掇着皇子,行这般不轨之事,意图动摇大齐国本,其罪当诛……
明昭帝的旨意颁布的很快,对于刚刚恢复正常的大齐官员来说,这样的旨意,可谓是令人心里各种滋味。
要说明昭帝不对吧,可明昭帝也确确实实的将罪魁祸首那些人已经处置了,要说明昭帝公平吧,却也是留了程文硕一命。
留了谢妮一命,还能够理解,毕竟谢妮如今的肚子里,还“怀”着龙孙凤女。
可是明昭帝对于岑溪的母族岑太傅等人,却是绝口不提要惩罚的事儿,这里面的各种事儿,可是令人猜测不断。
只是不管众人心中再怎么不是滋味,明昭帝最后,还是定下了,让六部尽快将这件事给处理好的旨意。
一时间,明昭帝道雷霆手段,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一场逼宫谋反的事儿,处理的妥帖,让大齐上下,再一次看明白了明昭帝作为帝王的能力。
而林时琛,也正是在这样的时候,被明昭帝想起来,传召进宫。
“林爱卿一路辛苦,不知此次去往金莱,可有什么收获?金莱君主又是如何言道?景宁那边,可还好?”
“有劳陛下关心,承蒙陛下庇佑,微臣此次出使金莱,一切顺遂。
金莱国主,对于金莱太子左丘卓亦和大将军在与我带你边境做出来的种种事情,表示诚挚的歉意。
同时,金莱国主托微臣带回手谕,愿与大齐,结永世之好。
甚至,愿意在景宁公主生产之后,将小公子送回大齐,交由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共同抚养,以示诚意。
景宁公主对于能够让小公子回到大齐,也是十分的欢喜,微臣虽然没有同景宁公主详细的交谈过。
却也能够看得出来,景宁公主在金莱的日子,过得舒心,同时,对于金莱国主的提议,也是认同的。
景宁公主说了,能够让大齐与金莱的血脉,学习大齐文化,这有利于两国交好……”
“景宁这孩子,没想到嫁了人之后,到底是不一样了,从前,她可是想不到这些的,如今,却能够站在一个公主的角度,站在一国太子妃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可见,是有长进的,林爱卿,朕听闻,当年你在金莱,同老三的关系甚好,对于老三之前做的那些事儿,你怎么看?”
林时琛一时不防,明昭帝竟然问出了这样的问题,同时,还在问他看法,这让他如何回答是好?
那不成要让他说:“陛下,微臣什么都知道,并且微臣也亲自劝过安王殿下他们,只是没有想到,他们不听微臣的劝告。
硬是要做这样的事儿,甚至,还联合左丘卓亦,闹出了这许多事儿,就是为了让您,将微臣派遣出去,好避过这件事儿?”
只要林时琛的脑子不傻,他都知道,这样的话,打死他都不能这么说,可是若要让他当场编着骗明昭帝……
依着明昭帝对自己的了解,以及对“他们”二人,当年在金莱发生过得所有的事儿的了解,定是很容易就被拆穿的。
如今看来,是说实话不行,编瞎话更不行,这让林时琛一时间有些进退维谷,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明昭帝似乎特别有耐心,一直等着林时琛开口,甚至,还时不时地瞥上林时琛一眼,给林时琛的心底,又增加了许多压力。
“陛下,微臣以为,安王殿下这件事做的不对,不管是为人臣,为人子,还是为大齐百姓,走的都是极错的一步。
只是,微臣不理解的是,明明,这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为何,安王殿下,偏偏就像是被蒙蔽了双眼一般。
为何就不管不顾,非要做出这样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儿呢?同时,微臣也在思考,按照微臣对安王殿下的了解,他不应该是这样的人。
可他偏偏就是做了这样的事儿……让人觉得很不可思议,虽然陛下明面上说,是因为田妃娘娘,愿以己身,换得安王殿下一命。
可微臣知道,陛下,应该也很是怀疑的吧,毕竟,安王殿下不是蠢人,谢安的等人也不是……
微臣虽然曾经在金莱,同安王殿下朝夕相伴,可物是人非,今非昔比,到底,时间过了这么多年,微臣,确实不明白……”
林时琛这番话,半真半假的,还说出来自己的看法,总算是将明昭帝给“忽悠”了过去。
“林爱卿这次出使金莱辛苦,朕也不是不体贴的人,便允你休三日假,也省的慢慢那个小丫头,在背后里念叨朕。
又说朕不顾及你们二人成婚以来,就没有相处好好过几日,便给你派了这么多任务。
你们二人成婚的日子也不短了,你瞧瞧,如今安王那边,侧妃已经生产,正妃也身怀又孕,就连睿王那边,睿王妃也是身怀六甲。
你们都是差不多一个时间成婚的,慢慢自幼,就喜欢同亲近的小姐妹‘攀比’,林爱卿可要努努力别让慢慢,在这方面,比不过旁人去。
这个重任,朕可就交给你了,想必,林爱卿,定是能够体会朕的心思吧,毕竟,忠卫侯府的血脉,不能断绝!”
“微臣明白,微臣回去,定会同慢慢好好替彦弟相看,想来彦弟这样的性子,还是适合温婉居家的姑娘比较好。
这些,微臣虽然不太了解,却也会尽力帮着慢慢的,再不济,还有皇后娘娘,若是能够得了陛下和皇后娘娘赐婚,那可是顶顶的好福气……”
明昭帝听完林时琛牛头不对马嘴的话,失笑道:“你啊你,就是这么误解朕的意思的吗?
林爱卿啊,朕现在当真是好奇的紧,当年,你是如何一甲得中,被朕点为状元的呢?”
林时琛听着明昭帝的话,也只是笑,然后,在明昭帝的打趣中,告退回了时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