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围宫(第1 / 1页)
得了明昭帝旨意的楼总管二话不说,在明昭帝的示意下,带着川夏一并离开。
“陛下,为何要让川夏跟着楼总管一并离开?老奴以为,川夏为人笨手笨脚的,怕是会给楼总管添乱子。”
明昭帝望着川榛,猛然间发现,川榛的头上,有了些许白发,可见,他们都老了,也难怪程文硕会有这样的心思。
之前,他放出要立太子的消息,权势动人心,虽然他觉得自己精力充沛,还能继续把持朝政,可是他的儿子们不这样想啊。
如今,他只是稍稍的提了提程文硕,他便已经按捺不住,想要这个至高无上的位子,更何况从小便被他格外宠爱的程文杰程文化呢?
知道这一切,都是程文硕的手笔,明昭帝才明白,没有人说可以全然信任的,包括自己的儿子,自己的身边人更是如此。
他再一次的吃了亏,不能再吃第三次亏了。
这也是他让川夏跟着楼敬业的原因,但凡楼敬业有丝毫不臣之心,川夏的手中,还有另一道砝码,可以保京城减少灾祸。
只是这些话,他不能对川榛说,更不能对旁的任何人说。
“如今宫中也不必京中好上几分,大抵也都是人心惶惶,川榛,你去凤鸾宫走一趟,让皇后将所有嫔妃,都召集到凤鸾宫,告诉她们,不必担忧。”
“嗻,老奴这就去办!”听完明昭帝的吩咐,川榛扬着自己的拂尘,快步往凤鸾宫去,不敢有丝毫耽误,生怕明昭帝身边没有得力的人可以使唤。
凤鸾宫,李皇后面色凝重,一副雨欲来风满楼的模样,让凤鸾宫上下,不敢多说一个字,人人低头干着自己的事儿,唯恐被李皇后挑了错处去。
“皇后娘娘,老奴给皇后娘娘请安,陛下口谕,着娘娘将合宫上下嫔妃,都召集在凤鸾宫,等着京中及皇宫的危机解除。”
说完,川榛不耽搁,连同李皇后行礼跪安都没做,立刻转身就要走。
“川榛公公,请等一等!”苏丹气喘吁吁的跟上川榛,她也知道川榛没有心思同她闲话,如今能够停下,也不过是看在,她是凤鸾宫掌事姑姑的面上。
“苏丹,有什么事儿吗?可是皇后娘娘有什么吩咐?你也知道,如今时局不定,陛下那边,还要咱家尽快回去当差的。”
“川榛,川榛公公,不是娘娘的吩咐,是奴婢,想通替娘娘问一句话,睿王殿下和睿王妃,可还好?
今日早起,娘娘得了安王意欲逼宫,且幽禁了睿王府孝王府的消息,一直忧心忡忡,却怕扰了陛下处理大事儿,只能一个人自己胡乱猜想……
奴婢斗胆,跑了出来,还请川榛公公,能够给奴婢一个准信,也好让那个娘娘不至于如此忧心。”
“你倒是个有心的,既然如此,那我也就实话和你说,睿王府和孝王府那边,一直有京兆尹的人在盯着。
安王的手,暂时并没有伸到两位王爷的府内,只是被幽禁,你且让娘娘放宽了心,睿王殿下吉人自有天相,定会平安度过这场劫难的!”
“有劳川榛公公,多谢您,陛下那边,想必还等着公公去回话,奴婢也不便再耽搁公公,这便回凤鸾宫将公公所言,悉数告知娘娘,让娘娘宽心。”
川榛点了点头,然后在苏丹的目送中,往康宁宫的方向快步走去。
“报,陛下,不好了,皇宫被人齐齐围住,先前楼总管一直叮嘱属下,要密切注意南门处,可是此刻,楼总管,却不见了踪影。
而那一队金莱士兵,他们围攻的,并不是南门,而是守卫最为严厉的北门,可不知道为什么,一刻钟前,北门处,再没有一丝响动,微臣怀疑……”
护卫的话刚刚落下,就见川夏一颠一跛的跑进来,哆哆嗦嗦的,就是说不了一句完整的话。
“川夏,外面发生什么事儿了,你尽管说,如今,朕到是要看看,程文硕这个逆子,还有什么是做不出来的。”
“陛下!”川夏匍匐在地,带着惊悚的开口:“陛下,北宫门被楼总管,从内里打开,已经和北门处的护卫开战
楼总管早有不臣之心,只可惜,陛下交给奴才的那道圣旨,奴才还没有机会拿出来,便被楼总管暗算……
眼下,安王的人马,还有金莱的那支队伍,已经在往康宁宫来了,陛下……”
川榛回到康宁宫的时候,听到的,就是川夏的声声泣血,一时间,头上的汗,是止不住的往下流。
他没有想到,楼总管竟然会背叛明昭帝,并且投靠了程文硕,而宫门大开意味着什么,他不能再清楚了。
宫中的守卫,虽然不是他在负责,可是他也是跟了明昭帝这么多年的人,哪里会丝毫不知。
若是按照先前小太监们传达的消息,不管如何,他们都是打不过的,为今之计,只有保全大局。
川榛看着明昭帝意气风发的将护卫和川夏安排下去,又给了护卫最新的对敌方针,可是等他们的身影都消失在康宁宫后,却露出一丝挫败。
明昭帝不知道是在对自己说,还是对川榛说:“朕是不是当真失败透底了呢?到最后,所有的人,都要离开朕,都要背叛朕,难道,这就是朕的报应吗?”
“陛下!”川榛大声的喊到:“如今之计,陛下应该尽快离开皇宫,这些日子,老奴带着人,已经将忠卫侯同皇宫之间通往外面的暗道清理出来。
陛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等韩大将军归京,皆时,便是我们的收网之时。
但是陛下,在那之前,首先要保证的,是您的安危,大齐的江山社稷,可以没有许多人,却唯独不能没有您啊陛下……
陛下您快些顺着暗道离开,这里,便交由老奴断后,皇宫的护卫,只怕是顶不了多久了……”
“川榛……”明昭帝望着川榛,不知道如何开口。
“陛下,老奴知道自己从前做了错事,浪费陛下的信任,如今,老奴堵上身家性命,只求,陛下再信老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