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安全问题(第1 / 1页)
满清认怂,大明安全了。
大明真正的安全有赖于天下安全,天下安全是一个由综合因素决定的事,或者说,天下人需要的不仅是大明的安全,而是追求天下安全。
现在大明的贤者,必须认识天下安全之问题。
天下安全由许多因素决定,决定天下安全的诸多因素中,其中文化安全,土地资源,人口资源,天下环境,民族追求,社稷安全,生产方式,社会治理,纠偏思维等等。
一个社会是否还存在,主要看其文化是否还存在。文化是广义的文化,是人类社会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文化有发展变化,不可能去追求文化的一成不变,文化是否中断,看其文化是否一脉相承的发展而来。
中华文化是地球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文化没有中断的意义,值得众人深思,此处不过多的表述,总之保持地球一个没有中断的文化存在是值得努力的事。
文化是一个综合内容,由许多内容表现,后面许多内容都与文化相关。
土地资源,也是国土问题。中华国土问题存在汉藏一体与南北一体的问题。
中华由原先的关中平原发展到黄河流域,再到九州天下。现在的大明已经是农业社会为主体的社会,也是以九州天下为主体的国家。
农业国的大明,水资源具有重要地位。大明拥有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澜沧江流域以及珠江流域等水资源,大明的水资源大都源自青藏高原,因此大明与青藏高原具有不可分割的天然连系。
现在的状况是乌斯雪区域名义上是大明的疆域,藏族人也没有排斥大明对雪区的拥有权,现在需要做的是加强联系和加强一体化建设。
雪区与九州是水塔与塔前平地的关系,水塔的水需要排泄,塔下平地需要水塔的水源,是相互依赖,相互需要的关系。
现在即要平定九州境内的内乱,也需要平定雪区的动乱,还天下一个太平。
此崇祯在九州清匪反霸,九州逐渐清宁,雪区也应该太平。
现在雪区,由原先的红教占主导地位,出现了现在的黄教在拉萨附的的主导地位,此崇祯清楚,雪区后来是黄教为主的天下,也就顺势确立黄教的地位,成立西藏省,由黄教自辖,对还处于动荡中的藏族区西部区域,成立昆仑省,由大明新军入驻。
在西藏周围,成立了西康省,青海省,柴达省,昆仑省,都是由大明朝庭的新军入驻,即可防止和硕特部蒙古和准噶尔蒙古人入侵,也可防止清兵和其他境外势力入侵,还雪区一个平安。
现在天下水源还是处于天然状态,将来必然增加人力的改造和建设。
青雪区域的西方的天山南北区域,长期处于各自割裂状态,现在处于蒙古部落混战状态。西域由于分裂,许多政权和国家都受到限制,不能长久存在。西域是青藏高原的西方,又与中原有几千年的交往历史,中华有许多西域的记载,但其古代文化现在都几乎丢失。
此崇祯现在进军西域,就是要结束西域的混乱,并把西域各地联系起来,避免那种分割状态下的无法生存的局面。
西域条件有限,必须拥有和平条件下,各地互通有无无,才能长久的生存下去。
建立西域的太平,先要驱逐蒙古贵族和其他各族的贵族的混战,西域要想发展就必须建立和平的经济环境并互通有无。西域混战几百年到几千年,总是没有一个政权长久,各民族也难以获得一个较好的生存环境。
现在大明就要充当这个平定西域各地的强大力量,即消除西域的割裂状态,又把西域的资源与中原的资源共享,给西域也建造一个长久生存的环境。
中华原先是同化政策,现在改为共享政策,共享生存资源,或原先同化生产技术同化生产技术,同化民族特征,改为现在的同化和平发展的生存态度,其它各项内容各自保存在自己的特征,保持自己文化特色,共同生存。
在一个共同体中,需要有一个主导力量,主导力量是共同体稳定和存在的中坚力量,联合共生则大家都生存或较易生存,割裂则大家都生存困难可无法生存。西域各国各地,都很难再找到那历史中记载的国度,中原大地也几次陷入灭亡的边缘。
中原原先同化的发展是历史中形成的发展局势,也有必须,其发展造就了一个大民族。有一个中坚力量和创造了一个先进文化就行,现在就应该有所改变,现在应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只求共同保持和平生存的态度,给各地民族文化长期保存提供或创造环境。
现在的大明,应改变原先的完全同化政策,以生存为基础,以保存各民族的原有文化为原则,大家共同发展。
九州大地,与青藏高原和西域的安全都是自身的安全,也是农业文明之间的安全。
在东亚历史上,无论史籍怎样记载,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就是在东亚的土地上,长期存在一个南方的封建帝国,长北方的游牧汗国。
在中国有史籍记载的历史,从西周时期,就有匈奴犯边的记录,后来的东周有匈奴和东胡的记录,以后鲜卑,柔然,突厥,契丹,蒙古等各民族,长期都有游牧汗国在北方称霸。南方的封建帝国更是记载齐全,从周朝到明朝,各朝的变化都清楚可寻。
东亚的封建帝国与游牧汗国几千年来,都有交往,也冲突不断,民族有交流融合,也有武力征服。今后,还有可能有交流与冲突。
现在的大明就是要改变汉唐,甚至是明初的那种深入漠北扫荡的方式,而是要用自己的力量深入北方各地,建立有效的秩序,用中华较先进的文化,帮助北方各族谋生存,在共同生存的基础上,和平相处。
在东亚的封建帝国与北方的游牧汗国对峙中,并不是只有南方的封建帝国可以统一北方,北方的游牧汗国也可以统一南方,问题是统一后的天下的状态,统一下的政权必须给各族的人提供较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显然北方游牧汗国不能提供。
蒙古人曾经统一了南北,但蒙古人只是建立在武力之上,建立在不停的武力征讨上,是武力基础上的奴隶制,不但在东亚不能长久,就是在西方和中亚也战乱不断。
真正的社会应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上,应该给天下各族人提供较好的生存环境。南方中华文化是东亚建立在发展基础上的文化,虽然有许多缺点,只是改良后的中华文化,就可做为东亚的发展文化。
无论北方想再次入主中原,还是中原想扩展到北方,都是东亚民族自己的事,黄河人想拥有贝加尔湖,还是贝加尔湖湖畔的人想占有黄河,都是一个性质,因为东亚南北的冲突已存在了几千年,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事实。
此崇祯想以改良后的中华文化原则做为南北一统的社会存发展的原则,对北方应用大明的力量深入,建立生存发展秩序,而不是置之不顾,或强大时用军队深入扫荡,弱小时建长城防守。
现在满清已认怂,蒙古也有许多部落愿意归顺大明,但只要长期发展,肯定又可能会有民族发展成为匈奴、突厥式民族,肯定又会出现再一个蒙古或后金,只有在北方民族也能生存的基础上,只有在北方民族在先进的较文明的文化引导下,放弃在武力为唯一原则,安心发展社会的条件下,才能避免“极端武力”势力出现。
此崇祯建立贝东省和贝西省,就是为了掌握贝加尔湖的主权。有人会问,大明人为什么去掌握贝加尔湖的主权,崇祯代表大明人说,因为南方与北方交流冲突了几千年,因为贝加尔湖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就如同黄河是南方农业民族的摇篮一样,因为东亚的大冲突必有一个终结之时,因为东亚人想一体发展社会。
有人会问,大明人有什么权力要求黄河与贝加尔河的联合。崇祯回答说,因为东亚的南方与北方冲突了几千年,因为中华人付出了生命和鲜血,数亿人的生命在南北冲突中失去了生命,光元蒙南侵在中华就杀了六千万中国人,生命和鲜血的要求是今后不再大量付出生命和鲜血,必须联合。
建立东亚的联合体是东亚各民族的应有要求,是东亚天下人的安全愿望。
ps:贝加尔名字的来源,当地的布里亚特人称之为“贝加尔-达拉伊“,意思是“天然之海“;而《世界奇景探胜录》的文字却是:“贝加尔“之名据说是大约1300年前住在这里的库里堪人起的,意思是“大量的水“。
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