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寻路欧洲(第1 / 1页)
原与北海省的人一起来到中原的原流鬼国后裔的郭公子,确实是一个天才,来中原后,一个月时间,就对中原人的谈话基本上能听懂,三个月后,就能谈简单的汉语。经过一年的中原生活,对中原人的生活也了解了一个大概,现有早点回去的想法,一是想报平安,二是想帮族人好好的发展生产,让族人生活得更好。
郭公子表示愿带故地的众族民归顺中原朝庭,并要求中原朝庭帮助其族民谋生。
郭公子在中原的时间里,也介绍了流鬼国遗民的情况,中原王朝也愿意帮助流鬼国遗民的生活,不想让任何一个国度占领流鬼国而用作进攻他国的工具。
郭公子在大明看到金沙并得知黄金很珍贵后说,在流鬼国也发现过金沙。流鬼国人以打猎为主,再加上打鱼,过得比较清苦,如果大明与之贸易,许多皮货和山货都能发挥作用,生活可能会好一点。
郭公子在中原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对中原文化有所了解,对流鬼国的鬼字感到不好,希望改个地名。
最后经过考虑,改流鬼国为留归省。
黄程风帮主原先素质较好,经过参与新军系统的学习和多年的感染,也成熟起来了,可以用一用,让其独当一面,于是派往往留归省帮助郭公子建设留归省。
黄帮主带了一个有水军小队,包含有许多人军士对海洋知识和北方寒冷地区生活知识掌握较多的新军连队,随郭公子回留归省。
南海省在稳定了勃泥国和安南的局势后,就没有再具体涉及勃泥国和安南省的事务,把精力回到南海省的事务中。现在海南省的主要的事件就不那么多了,水文测绘与海洋探险又成了南海省的重要事务。
有一支探险队,绕过加里曼岛,进入瓜哇海,避开雅加达,从瓜哇岛的东部进入了南部海域。在南部海域找到了几个无人占有的小岛,小岛自然被占为自己的海上补给基地。
得知小岛区域的海水在有的时节向西流动的特点,二个月后,在一翻准备和对海洋是否会有特大风景的判断后,南海省派出了一支由比较大一点船组成的的探险舰队,从小岛出发,向西探险,寻找到欧洲之路。
探险舰队到了毛里求斯岛,又到了马达加斯加岛,再到了非洲东岸。探险队选择了沿东非海岸边北上的路,到达红海。
郑和船海的资料虽然被销毁,但事件的大至经过却许多人都知道,海军更清楚,探险队发现已进入了郑和探险的区域,自然就再次沿郑和的大至航线从西部回来,沿印度大陆沿岸经马六甲回到了南海省。
此次探险虽然没有到达欧洲,但增加了许多航海知识和经验。
各种事务在进行中,文化运动也还在继续。
一天颜毅敏与崇祯闲谈,颜毅敏问到:
“后世西方有人猜测,中国的夏朝就是埃及古国,陛下认为有没有可能性?”
崇祯说:“没有任何可能性,因为几千年前地域与地域之间的距离无法克服。印度离中国不远,唐僧带着宗教狂热的精神,也要历经八十一难才能到达印度,更远的埃及更难到达。如果个别人,在意外的条件下,有可能从埃及到达东方,甚至加入了夏族,但整族人,带着文化承传到达东方,没有可能。”
颜毅敏:“猜测者认为,埃及与中国的文字都有象形字。”
崇祯:“埃及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特征明显不同,埃及文化是带着贵族特征的神文化,文化拥有者局限于上层,消灭了上层的文化拥有者,其文化就削亡了。中国文化是带有族人倾向的人文化,具有向族人普及,要求族人都尊守的文化,文化中以人为主,神的内容不多。”
颜毅敏:“陛下对文字怎样认为?”
崇祯:“我认为世界的文字由两大类民族创造的两大类文字,就是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
“以定居为主的民族创造了象形字为基础的文字,再有象形字基础上发展出形声,会意等类型的字,最后形成一个文字体系。
“以游牧或游走为主的民族,由于游动,一直没有时间创造文字,但生活内容很丰富了,口语也很多了,到有时间创造文字后,就用字母注音,创立表音类文字。
“埃及文字和中国文字都是不同地区各自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没有继承性。
“就象中华区域有许多文明遗址样,许多地方都是单独发展起起的,而不是上古中国文化就有能力覆盖或影响那么广大区域的遗址群落。”
颜毅敏:“中国区域内的多个文化遗址,有必然联系吗?”
崇祯:“这脱离了文字的范围。”
颜毅敏:“自己人谈话,随意,谈到那就说那,想到那就谈那。”
崇祯:“我想,中国文化的前期是炎黄文化,炎黄文化的前期是女娲文化,女娲文化的前期是盘古文化。
“炎黄文化,可能与后世的仰韶文化和半坡文化相对应,中国文化开始于夏国的农业发展。夏族是黄帝的后代不用怀疑,夏族源自炎黄部落联盟,或中国文化滋生于炎黄文化。
“炎黄文化的中心在盘古开辟的关中平原,中国文化源自于黄河上游,然后向黄河中下游发展。
“仰韶文化和半坡文化,是女娲文化和炎黄文化时期,对中华文化有直接的影响,其它文化遗址是以后并入中华的地区,对中华文化有间接的影响。”
颜毅敏:“那陛下认为中国众多的文化遗址,都产生了文字吗?”
崇祯:“证据不足,很难说。东周时各国可以交流,但六国的文字有差异,秦始皇强行统一了天下的文字。”
颜毅敏:“希腊的文字是那类文字?”
崇祯:“留下典籍的文字是表音文字,但以前的爱琴海文明的文字可能是表意文字。”
颜毅敏:“为什么有这种认为?”
崇祯:“在希腊半岛,古雅典的爱奥尼亚人虽然守住了阿提卡半岛,但在面临迈锡尼文化的众部落和多利亚人的两次入侵浪朝中,动摇了,最后屈服于多利亚人的文化,接受表意文字做为交流语言。就象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屈服于宙斯样。
“雅典加入希腊各国,参加了特洛伊之战,其实,特洛伊和爱琴海许多城邦都是与雅典相同的爱奥尼亚人,希腊典籍中也有许多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的文化内容,希腊前期的爱琴海文明更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历史。
“克里特岛的文明,在迈锡尼文化之前,其两个阶段的线条文字都还没有译破,但其内容很可能不是表音字符,而是表意符号,也有可能是简单的结绳记事的记录,然后衍化成更多的符号。”
颜毅敏:“自从有了文字,人类文明就向前迈了一大步。”
崇祯:“文字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或表示人的意志的一种符号,表达人的意识,除了文字外,还有许多形式,图画就是能表达谋种意义或含义。
“图画之初,只是象形字样的表示某物,后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向精美类似的方向发展,画出逼真的图画,一是向简单的符号方向发展。
“初起的图画向绘画方向发展,能画出许多逼真的图画,甚至能画出深刻含义的图画,图画的某些意义,有时用文字难以表述。
“图画向符号方向发展,形成符号学。比方画一简单的牛,只是表示牛,是无区别的牛,最后衍化成文字或符号。图画向逼真方向发展,则会画出各种形态的牛,放牛小娃,也可否定名画家画的牛。
“象中国的八卦中的一些符号,不再是简单的天地风雨,而是由简单的符号衍化出更多的含义,符号也扩展到许多。就是后来的通迅兵的旗语,特种兵的手势,都是一种符号表示一种意义,被称为马雅文字的马雅字,也可能是一种符号。
“文字都有较具体的意义,符号则表示的意思比单个文字较多。如结绳记事时期,在固定的树上或宗庙之类的地方,按固定的规定结绳,结绳的方向,打结的位置,结的形状,表示那个方向在什么距离的位置,来了多少敌人。用文字表示,需要用许多字,用符号表示,就一个符号。
“符号学只在少数人之间传播,有许多符号学的内容失去了承传,就象中国古代的许多创造发明样,都已失传了,现在只遗留了一点皮毛。
“中国现在的八卦主要是在江河术士中流传,江术士支承不起民族的文化承传。现在文字和图画都发展较好,处于中间的符号学,则发展不起来。符号学是否需要支持其发展,有待于考虑,但中国许多创造发明则应用用文字或图画好好地保存。